APP下载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2例

2020-12-15杨开来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肠系膜夹层复查

杨开来

(中日友好医院 急诊科,北京 100029)

患者1,男性,41 岁。2020年5月22日因“上腹痛4h”急诊就诊。患者4h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上腹部疼痛,以上腹稍偏左为著,痛处大致固定,持续存在,伴恶心,自行催吐后疼痛缓解,饮水后疼痛再次出现,不伴腹泻、发热,无胸闷心慌气短。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74×109/L,中性粒细胞总数7.88×109/L,N% 80.9%,淋巴细胞百分数14.9%;凝血六项:D-Dimer 0.99mg/L,PT 12.8s。既往高尿酸血症5年,高脂血症5年。入院后急诊腹主动脉CTA 报: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空肠动脉发出后层面)至左、右结肠动脉主干见双腔影像,考虑动脉夹层形成(图1,见封三)。诊断:(1)腹痛、肠系膜上动脉中远端夹层;(2)高尿酸血症;(3)高脂血症。入院后予禁食水,静脉营养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血管外科会诊:腹痛症状基本缓解,可继续目前治疗,2 周后复查CTA。患者治疗3d 后症状好转,腹痛症状缓解,停抗凝1d 后无不适主诉,准许出院,门诊复查。出院医嘱:(1)心脏血管外科门诊随诊。(2)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流食。(3)症状变化,及时就诊。预后随访:电话随访患者,患者出院后一般情况好,良好控制血压后未再出现腹痛,定期门诊复查。

图1 患者1腹部CTA(肠系膜上动脉水平图像):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空肠动脉发出后层面)至左、右结肠动脉主干见双腔影像,考虑动脉夹层形成。图2 患者2腹部CTA(肠系膜上动脉水平图像):肠系膜上动脉近端不典型夹层或血栓形成可能。

患者2,男性,50 岁。2020年5月24日因“上腹痛1d”急诊就诊。患者1d 前较多进食后出现腹痛,伴后腰部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我院急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74×109/L,淋巴细胞总数0.62×109/L,N% 86%,肌酐72.7μmol/L,凝血六项:D-Dimer 0.22mg/L,PT 14s。既往高血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病史。入院后急诊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腹腔干CTA 报: 肠系膜上动脉近端不典型夹层或血栓形成可能(图2,见封三)。诊断:(1)腹痛、肠系膜动脉夹层伴血栓?(2)高血压;(3)慢性胃炎;(4)十二指肠球炎。入院后予禁食水,静脉营养,控制血压,止痛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血管外科会诊,肠外营养支持,观察1 周,病情加重可行手术,或目前积极支架手术,但有一定手术风险,告知病情后暂保守治疗。患者于急诊抢救室平稳生命体征后转血管外科治疗,治疗方案同前,3d 后症状好转,复查CTA 较前无明显变化,准予出院。出院医嘱:(1)进半流食1 周。(2)休息,避免过度活动。(3)口服出院带药抗血小板,降压,降血脂药物3 个月,心脏血管外科门诊复查。预后随访:随访患者,患者转血管外科住院后选择保守治疗,出院返家后,一般情况好,降低日常运动负荷并控制血压后未再出现症状,定期门诊复查。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 是腹主动脉 (abdominal aorta,AA)3 大主要分支之一,并在走行中分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结肠中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等。自发孤立性SMA 夹层于1947年首次报道,有别于主动脉夹层(AD),累及SMA 所致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 的报道大多来自于东亚地区,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观点认为和血管壁病变如肌纤维发育不良、囊性内壁坏死、中膜弹性层的破裂、动脉溃疡、动脉壁基质中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下降,结缔组织疾病等有关; 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SMA 行走于胰腺下缘受到剪切应力损伤;SMA 起始处血管分支角度变化引起血流动力学应力变化;此外高血压,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基因突变等均可与疾病的发生有关[1]。

该病临床表现多以腹痛为主,多位脐周痛,内脏神经痛为主,疼痛位置不确切。SISMAD 最常见的4 种可能症状:急性孤立性腹痛、呕吐、亚急性肠梗阻、无症状。体征上除严重者可出现上述血液供应区域缺血表现外,偶尔听诊时可以听到上腹部杂音,轻症者大都无明显异常体征。

SISMAD 的确诊“金标准”为血管造影,但其为有创操作,并非临床首选方法。临床上主要依赖于腹部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96.2%,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98.1%,准确率达95.4%[2]。CTA 特异性表现为:双腔结构;内膜片形成;壁内可见半月形结构。同时主动脉及其他内脏动脉无夹层病变表现。此外越来越多的无症状SISMAD 在体检时被腹部彩超检出。

治疗的目标是限制夹层的进一步进展,防止假腔破裂,并维持真腔远端血液供应。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血管腔内治疗;开放手术治疗。(1)保守治疗:禁食水和(或)胃肠减压、TPN、控制血压、镇痛、适度抗凝、扩张血管、抑制血管痉挛、开放静脉通道、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及促进胃肠道排空减轻胃肠道负担。(2)支架:腔内支架。其中,CTA 显示SMA 直径>2cm 的动脉瘤或真腔的狭窄率>80%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绝对指征[3]。(3)手术: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旁路。同时如果有明确肠管坏死要一并处理。动脉破裂和肠坏死是紧急手术干预的绝对指征。目前有Meta 分析提示初诊时无症状或极轻微的患者保守治疗比较安全,有症状的患者比无症状的患者有更大可能保守治疗失败,需要复行腔内介入治疗,甚至手术[4]。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抗凝及抗凝策略的选择目前还尚存争议,传统观点大多主张抗凝抗板,但目前有多中心研究也提示权衡抗血栓药物的风险和益处并考虑到SISMAD 的良性特点,在没有肠缺血或首次CT 扫描没有梗死迹象的患者中,不使用抗血栓药物的保守治疗可能就足够了[5]。

临床上,尤其是急诊情况下,对于没有典型阳性体征的急腹症患者,即使没有凝血指标异常,仍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积极完善CTA,是明确诊断,避免自然病程进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指导治疗的关键。

猜你喜欢

肠系膜夹层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勘 误
隔夹层参数对底水油藏注水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以渤海A 油藏为例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