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次瞄准的是“菜篮子”

2020-12-14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年7期
关键词:菜篮子农机化全程

本刊记者

□ 党东民

6月27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20〕3号),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的又一次重大部署,是继畜牧业机械化、丘陵山区机械化、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后,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又一次农机化专项行动,这一次瞄准的是“菜篮子”。

说是“菜篮子”只是一个形象比喻。实际上,这是对大田以外所有设施种植机械化的全面系统部署,而且站在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提出了设施农业机械化阶段性发展目标,在农机化历史上尚属首次。《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为主的种植设施总面积稳定在200万公顷以上,设施蔬菜、花卉、果树、中药材的主要品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

在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形势下,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作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别小看门前山坡上那个设施大棚,其背后也许就是一个贫困户的生活来源,是山区孩子渴求知识的希望。因此,设施种植承担着“菜篮子”供应、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任,是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产业支撑。《意见》提出,大力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设施建造宜机化、生产作业机械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这就意味着,将把布局零散的设施农业纳入全国农机化的大盘子统一考虑。

设施布局标准化排在主要任务首位,这是着眼于顶层设计。纵观目前全国设施种植现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不排除简易日光大棚仍有存在发展的价值,因为比较适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但从农机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则需要全国一盘棋构建标准化高端设施。《意见》提到,要围绕设施种植产业优势区域,推广标准化温室设施,针对黄淮海,环渤海、西北暖温带,长江流域亚热带多雨区,华南亚热带多雨区,华南、西南热带区,青藏高原气候区等不同地理气候区域,分别提出了设施建设技术路线。由此可见,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设施种植也不例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推进设施建造宜机化和设施装备智能化,无疑都是点睛之笔。设施建造不等于让农民在在地里盖房子,其中的关键是要给机械化留出足够施展空间。《意见》提出,根据不同地区差异化要求,制修订满足不同需要的标准化温室设施结构与建造的标准,明确满足农机作业条件的空间结构、出入口、内部通道等要求,提出符合设备安装需要和安全生产要求的结构强度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同时,将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智能化融合,推广环境自动调控、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和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设施种植的智能化水平。

推进生产服务社会化,成为实现设施种植机械化道路上看得见的把手。《意见》推出,培育设施种植农机合作社、生产联合体、综合服务站等社会化专业性服务组织,开展大棚建造、维护保养、机具租赁、种苗供应、作业托管和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创新服务机制,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设施种植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简单来说,服务组织的规范化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质量等因素,在“菜篮子”生产中发挥着纽带作用。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平息的形势下,这次农机化专项行动指向“菜篮子”工程,这是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的重要行动,是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的客观要求,更是推进设施种植绿色、优质、高效发展的制度化安排,相信在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Θ

猜你喜欢

菜篮子农机化全程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丰富居民“菜篮子” 鼓起农民“钱袋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加快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探究
强化农机技术推广科学发展农机化探述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春天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