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新品种乌兰1 号育成及综合栽培技术浅析

2020-12-13耿文良

北方水稻 2020年5期
关键词:抗逆性底肥区域试验

王 娟,耿文良*

(1 兴安盟种子管理站,内蒙 乌兰浩特 137400;2 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水稻新品种乌兰1 号 (原代号松辽1508)系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双亲地理血缘关系远缘、抗逆性强遗传基因资源材料“早锦”为母本,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遗传基因资源材料“众禾一号”为父本,双亲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穿梭育种,经系谱法育成的常规品种。2016 年~2017 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符合审定标准,2019 年3 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稻2019007。2018 年~2019 年引种备案,在吉林省区域试验,乌兰1 号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综合农艺性状优异,增产显著。

1 选育过程

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 年以抗逆性强遗传基因资源材料“早锦”为母本,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遗传基因资源材料“众禾一号”为父本,双亲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收F0代种子108粒,2008 年F1代与双亲比较, 杂交后代材料构成产量性状因素及其生育优势超双亲。 2009 年F2代株系分离,按照育种目标,选拔符合选育目标的分离株系。 2010 年F3代材料~2011 年F4代材料选种圃试验, 继续选拔综合性状稳定优良的分离株系。 2012 年F5代材料鉴定圃试验,对其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品质及适应性进一步鉴定试验。2013 年F6代材料~2015 年F8代材料品比圃试验,设对照(CK)品种吉玉粳,进行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品质及适应性等综合性状鉴定试验,经3 a 试验结果:品系代号松辽1508 表现综合性状理想,超过对照品种吉玉粳及其他姊妹系。同步穿梭育种,所外异地适应生态环境区域试验,品系代号松辽1508 仍表现综合性状优良,所内外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丰产性好,平均产量638.8 kg/667 m2, 较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7.72%, 表现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2016 年推荐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2017 年继续区域试验,2018 年生产试验、抗病鉴定、品质分析,完成试验年限与程序,代号松辽1058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符合品种审定标准,2019 年3 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稻2019007。

2 品种特征特性

秧苗好育,叶绿色,第二叶片稍长,出苗较整齐,较抗寒,长势茁壮。 平均株高101 cm,植株紧凑,株型理想,源库协调,剑叶角度小,叶片绿色、宽窄适中,光合作用率高,分蘖力较强,单株平均分蘖5 个,穗长18.5 cm,偏散穗型,穗分枝12~14个,平均穗粒数122.1 粒/穗,粒形椭圆,无芒,颖及颖尖黄色,结实率高,落粒难,千粒重23.7 g。

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36 d,需≥10 ℃活动积温2 700 ℃以上。 较耐肥,秆硬抗倒。

抗稻瘟病性强。 稻叶瘟感病0 级, 表现高抗(HR);穗颈瘟发病率0.9%,穗瘟损失率4.1%,表现抗(R),综合抗稻瘟病性为抗(R)。抗纹枯病、稻曲病及抗二化螟虫。

品质检测:整精米率71.4%,垩白粒率2.5%,垩白度1.7%,粗蛋白6.18%,直链淀粉(干基)含量16.93%,胶稠度76.0 mm,食味评价85 分。

3 产量结果

3.1 区域试验

2016 年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07.6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6.7%;2017 年继续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577.4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1%。

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2.5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3.9%

3.2 生产试验

2018 年生产试验结果: 平均产量600.5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2.9%。

4 综合栽培技术

4.1 播种前种子处理

将放置一个冬季的种子日晒2~3 d, 杀菌除虫,散发二氧化碳与潮气,增强种子本身透氧性和吸水力,提高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使出苗整齐一致,根多、苗壮。晒种后精选种子,药剂消毒,浸种、催芽。

4.2 适期播种育壮秧

大棚育苗,4 月中旬播种,旱育苗250~300 g/m2,盘育苗播芽种子110~130 g/盘,钵盘育苗播芽种子3~4 粒/钵孔。播种后复土,施苗床除草剂,以防草害。 掌握好秧田科学管理技术是培育壮秧的关键,秧苗1.5~2.5 叶期,注意棚内温度及时通风炼苗,并及时喷施农药“立枯一次净”或“特效抗枯灵”防治秧田立枯病。

4.3 适时插秧合理密植

一般5 月中下旬插秧, 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 ℃时开始插秧。插秧前1 d 下午最好用800 倍乐果液喷施苗床,使秧苗带药插秧,以防到本田发生潜叶蝇危害。 秧苗叶龄4~4.5 片叶, 秧龄35 d插秧最好,插秧方式因地区不同有所区别,内蒙兴安盟一些地区多采用27 cm×(17~18) cm 插秧密度,插3~4 苗/穴,大致在17~20 穴/m2,24~28 穗/穴。 浅插秧,简塑盘育苗方式,划印人工插秧或抛秧移栽,行穴距间科学合理,利于通风透光,不易发生纹枯病,群体生育协调,光合作用率高,积累有机物质时间长, 增加生物产量, 丰产性好产量高,结实率好,增产显著。 插秧返青后要结合施第一次肥拌入除草剂,将杂草消灭在萌芽中。

4.4 合理平衡施化肥

施化肥的种类和数量视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与产量指标灵活掌握,土壤中等肥力条件,种植乌兰一号产量指标650~680 kg/667 m2,氮、磷、钾、硅肥要配合施用。 施纯氮13~15 kg/667 m2, 按底肥、 蘖肥、 补肥、 穗肥的贡献率分别是11%、30.2%、13.1%、6.1%,则按底肥∶蘖肥∶补肥∶穗肥=4∶3∶2∶1 的比例施入。 施纯磷(P2O5)6.7 kg/667 m2,全部用做底肥。 施纯钾(K2O)5.3 kg/667 m2,70%用做底肥,30%用于拔节期追肥, 利于植株秆壮。本田耙地时施底肥,施硅(Si)肥25 kg/667 m2,利于植株秆硬健壮,提高稻谷稻米品质。

4.5 科学的灌溉技术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 对田间水层深浅要求有很大的差异,科学的灌溉技术是水稻产量高、品质好的重要一环。 插秧后返青分蘖保持3 cm 水层,6 月底至7 月初, 如果水稻长势过旺, 可烤田一周,7 月上旬末水稻进入孕穗期, 结合施穗肥,保持水层5~6 cm 护胎,至剑叶抽齐后排水,进入灌浆期,水层2~3 cm,生育后期间歇灌溉技术至黄熟期。 撤水时间为收获前15~20 d 为宜, 不可过早停水,否则会导致产量品质双下降,但是也不可停水过晚,以免造成贪青晚熟,视具体成熟情况决定停水时间。

4.6 田间病虫草害防治

东北地区稻作生产主要是“三病一虫”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虫危害较普遍。 稻瘟病防治常用药“富士一号”、“三环唑”等,纹枯病重的地块,病株达20%时,一般用农药“井冈霉素”、“农抗120”等防治,稻曲病主要是病菌侵染花器官,在抽穗前7 d 左右,可用农药“络氨铜”、“DT”防治。 对于二化螟虫的防治最佳时期应在7 月10日左右,二化螟虫产卵孵化盛期用“三唑磷”或“杀虫双”农药防治效果较好。田间防治杂草危害也是保证水稻丰收的重要技术措施,不可忽视,尤其水田杂草生命力较强,难以防治,对水稻生长有较大的影响,插秧到本田5~7 d,返青结合施分蘖肥用10%农得时粉剂0.017 kg/667 m2的药量与化肥混匀撒施,水层3~4 cm,保持一周左右,水稻分蘖期人工中耕除草2~3 次, 利于水稻有效分蘖数增加与地下部根系发育,三棱草多的地块可用48%苯 达 松 乳 剂0.10 kg/667 m2加25%敌 稗0.33 kg/667 m2,排水后喷雾,1 d 后灌水,注意选择8 h 内不下雨的晴天进行打药喷雾,效果佳。

5 适应区域

乌兰1 号适应区域较广, 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品种生态区域≥10 ℃活动积温2 700 ℃以上地区均可种植。

猜你喜欢

抗逆性底肥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番茄“2+x”试验总结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