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氟环·多菌灵SC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简报

2020-12-12谢松华杨凌峰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指多菌灵病株

周 浩 谢松华 杨凌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站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3×104hm2左右。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在沿江地区的发生呈逐年加重态势,具体表现为发病期提前、病程加长、发生程度加重,这对通州区主要种植的“南粳5055”“南粳9108”“扬农稻1号”等中感和高感水稻纹枯病的优质食味稻米品种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年因未及时防治或防治效果不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达20%~30%,产量损失严重的田块甚至高达50%左右[1]。为验证和评价40%氟环·多菌灵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安全性,2018年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站采取大田喷雾的方式,进行了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期明确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具体防效。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为40%氟环·多菌灵SC(翠米),由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30%苯甲·丙环唑SC,市售。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通州区金沙街道金北村进行,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为黏壤土,肥力中等,田间管理水平较好。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5055”,采用机插秧栽培。

1.3 试验设计与实施

试验共设5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具体试验处理设计见表1。各药剂处理均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发病率5%左右)第1次用药,间隔10 d第2次用药。施药时,每667 m2兑水50 kg,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除药剂处理不同外,各处理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各处理区均未施用其他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防治作用的药剂。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1.4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试验开始至结束共25 d,此阶段平均最高气温为28.9 ℃,平均最低温度为21.9 ℃,平均温度为24.9 ℃,平均相对湿度为83%,其中降雨日11 d,总降雨量为295.2 mm,第1次用药后6 d出现暴雨天气,当日降雨量达196.3 mm。

1.5 安全性及防效调查

试验期间,每2~3 d不定期目测各处理区水稻生长状况,查看有无叶片发黄、枯死等药害症状,并注意调查药剂对水稻其他病害的兼治效果和对稻飞虱种群的影响。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于第1次用药后7 d和第2次用药后14 d,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的20穴水稻,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并计算各处理的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计算公式: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株率×相对级值)÷(调查总株数×5)]×100;防效(%)=[1-(对照区施药前数值×处理区施药后数值)÷(对照区施药后数值×处理区施药前数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药1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2可知,第1次用药后7 d,40%氟环·多菌灵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且随着药剂施用量的增加,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逐步提高。其中,每667 m2施用40% 氟环·多菌灵SC 25 mL,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70.98%和81.03%,比每667 m2施用40%氟环·多菌灵SC 20 mL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提高11.04%和7.64%;每667 m2施用40%氟环·多菌灵SC 30 mL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最高,比每667 m2施用30%苯甲·丙环唑SC 20 mL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提高28.00%和22.56%。

表2 第1次用药后7 d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比较

2.2 施药2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3可知,施用2次40%氟环·多菌灵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同样随着施用药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且在相同剂量下,施药2次比施药1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有显著提高。第2次用药后14 d,每667 m2施用40%氟环·多菌灵SC 25 mL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87.21%和94.28%,比每667 m2施用40%氟环·多菌灵SC 20 mL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增加9.84%和5.16%,比每667 m2施用40%氟环·多菌灵SC 30 mL处理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降低3.2%和1.1%,比每667 m2施用30%苯甲·丙环唑20 mL处理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增加19.79%和11.01%。

表3 第2次用药后14 d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比较

2.3 安全性及对稻飞虱的兼治效果

经施药后不定期观察,未发现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叶片有发黄、枯死等症状。

因为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生长前期对稻飞虱的控制均较好,田间残虫数较低,后期回迁量也较少,故未对稻飞虱种群进行调查观测。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0%氟环·多菌灵SC(翠米)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每667 m2施用25 mL,施药2次,其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可达90%左右,能较好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扩张蔓延。因此,40%氟环·多菌灵SC(翠米)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药剂,每次每667 m2推荐经济有效用量为20~25 mL,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即发病率5%左右时)第1次用药,间隔10 d第2次用药。

试验中所用的对照药剂30%苯甲·丙环唑SC,因施用剂量偏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不太理想,适当增加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是否有进一步地提升,还需在今后的试验中进一步明确。

有试验研究表明,沿江地区水稻纹枯病发生后的13~42 d是其病情发展最快的时期,这表明防治水稻纹枯病时,用药时间也很关键,应在发病初期(病穴率<5%,病株率<1%)立即用药进行防治[2-3]。因此,用40%氟环·多菌灵SC(翠米)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施药时间如进一步提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可能会有一定的提高,这也有待在今后的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病指多菌灵病株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空心病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