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症该如何预防?

2020-12-12文杨青川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骨科

保健文汇 2020年10期
关键词:骨化患肢溶栓

文杨青川 (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骨科)

患者在经历骨科创伤手术后,由于自身护理意识不强、身体抵抗力不佳等各种原因会导致例如伤口感染、压疮、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经历骨科创伤手术后,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十分有必要。本文在介绍骨科常见并发症的基础上普及相应的处理办法,并介绍目前医疗护理方面主要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常见骨科并发症及处理办法

发热。骨科手术后,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原因可为:①反应热,在无感染和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情况下,手术后出现的发热一般1-3 天内可自行消退;②吸收热,仍旧是无感染和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情况下,人体自愈所产生的发热;③输血热,在患者身体输入不是自己的血液时,身体免疫系统工作而导致的发热;④脱水热,受患者体质影响或术前术后禁食缺水导致的发热,一般在补充水分后,体温会有所下降。

静脉血栓。静脉血栓症简称VTE,是骨科手术后导致患者死亡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的致病原因一般为循环郁结、血管壁破损、高凝状态。该并发症常见的诊断方法通常是D-二聚体的测定、超声检查、螺旋CT 静脉成像、MRI静脉成像、静脉造影等。治疗过程通常是依据患者出现症状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方法,轻微时采用抗凝、下腔静脉滤器等方法,抗凝是治疗静脉血栓的基本方法,治疗周期一般为三个月,下腔静脉滤器法通常是抗凝疗法的补充;严重时采用溶栓或手术取栓的方法,溶栓一般是在急性或混合型的静脉血栓,分为系统性溶栓和接触性溶栓,手术取栓是当患肢出现青肿时采取的办法。

感染。骨科术后感染也较为常见,一般分为急性感染、迟发性感染两种。急性感染的患者伤口通常呈现发红、变硬、肿胀、疼痛难忍等症状,身体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血细胞数超出正常值等。导致感染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机体抗力下降,接触到了术中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常见致病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方法首先是清除坏死和感染的组织,其次是对于内固定物体查看骨坏死情况,较为严重时更换内固定物,未出现骨坏死情况时采取清创冲洗即可,最后采取抗菌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和口服。迟发性感染的发生时间在患者伤口已经一期愈合的情况下,由于拆线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感染,感染类型可按照程度进一步细分为三种,分别为浅表感染、深度感染和骨髓炎。致病原因一般是骨内固定出现松动、断裂、脱落等情况所导致的。诊断标准为创伤处出现发热肿胀酸痛等,有窦道形成,穿刺后结果为阳性,X 线片能看到明显的阴影等。治疗方法是清创后重建内固物,需要根据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确定二期手术方案。

尺神经病变和异位骨化。尺神经病变在患者骨科术后一般表现为,患病部位周围的神经疼痛、麻木,肌肉肌力减弱乃至萎缩等。异位骨化是指身体的软组织渐渐骨化,多见于肘关节,征兆为该部位疼痛难忍、温度升高、活动迟缓甚至僵化等。通常采取放射疗法,杀死间充质肝细胞,使该细胞对成骨诱导物的敏感度降低。

预防办法

在对常见骨创伤手术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了解之后,该如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伤口愈合的关键所在。下面具体介绍相关预防办法:

术前对患者过敏史、潜在的感染灶进行了解。在骨创伤手术中所使用任何的物品都可能引起患者的过敏反应,而必要的术前筛查工作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体内潜在的感染灶。在选择患者适合的手术物品并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后,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发热、伤口难愈合等不良情况。

在手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切口、缝合、消毒等方面的工作。在手术切口方面,Ⅰ类切口在骨科手术中较为常见,采用该切口的患者大多能够达到甲级愈合。在近几年的骨科手术中,微创技术的运用不失为减少伤口出现渗液、感染的好方法;在缝合方面,医护人员需要适当提高缝合技术,避免对机体软组织的不当牵扯,尽量采取优点出众的新型材料;在消毒方面,整个手术过程处于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另外抗凝剂及氨甲环酸的使用,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术后需要对患者的机体数据进行检测并及时向患者与家属科普骨创伤的护理知识,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够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术后6 小时是压疮发生的高峰期,需要及时对手术出现的压疮进行清创处理,常见药物为云南白药、碘酊等。日常护理时,也需要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在出现并发症前兆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抗生素治疗。

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主要让患者的患肢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肌肉肌力的恢复。或者采取静脉注射尿激酶药物的方法,以消除患肢肿胀。在更换药物时,需要抬高患肢,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包扎。

针对尺神经病变和异位骨化的并发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经验,需要对患者术前是否就已经出现相关症状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术后问题的加重。临床上预防异位骨化通常采取药物治疗法,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止前列腺素物质合成从而扰乱骨形成的环境这一原理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饮食指导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消极情绪,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在饮食方面,选择有助于伤口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的食物有助于患者恢复速度的加快、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可以采取从筛查患者过敏源和潜在病灶等术前预防工作,采取切口缝合消毒等术中预防工作,做好术后健康教育等预防工作三个方面来避免骨科创伤并发症的发生。在具体预防工作的实施中,还需要医护人员根据自身医院的条件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安排。

猜你喜欢

骨化患肢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帕立骨化醇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梅花鹿茸快速生长及骨化期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尖吻鲈仔鱼骨骼发育观察
后路单开门结合侧块螺钉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疗效分析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