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政治高考复习与法治意识考核的有效对接

2020-12-11王亮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9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高考高中政治

王亮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凝练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4个学科核心素养,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也加大了对法治意识的考查,高考备考如何落实政治学科素养要求、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高三政治教师通过整合课程教材资源等方式努力实现政治高考复习与法治意识考核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高中政治   核心素养   法治意识   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020-0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凝练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4个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培养法治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增强法治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而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也加大了对法治意识的考查,以立法、释法、监督法律实施的素材往往成为高考试题的考查背景材料,如2017年全国卷选取《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素材;2018年全国卷选取宪法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为素材;2019年全国卷选取外商投资法为素材;2020年全国卷选取监察法规、民法典为素材。

全国卷高考政治试题导向非常明确,要答好这类题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高考备考如何落实政治学科素养要求、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成为高三政治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要实现高考复习与法治意识考核的有效对接,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整合课程教材资源,让学生在备考中树立法治意识

高中政治必修的前三个模块正好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高中生应该掌握的法律知识相对应,要求学生树立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如《经济生活》主要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劳动法、税法等;《政治生活》主要涉及宪法、选举法、村民自治法等;《文化生活》主要涉及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教师高考备考中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提炼,加工和整合,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显性化,激发和驱动学生对法治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法治观念

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必须要在思想上触动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可以通过开展活动型课程教学、议题研讨、案例分析、撰写小论文等,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让法治理念融入到学生生活中,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

首先,精心选择案例,从可触摸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契合教学内容的真实、生动的法治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法治现象,分析探究生活中的法治问题。如联系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美国干涉香港事务等,对学生进行《宪法》、《国际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教育。其次,通过议题式教学,设计一些主题或专题活动,如政府依法行政、消费者如何维权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提升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可以由老师结合时政热点材料确定主题也可由学生自主选题,如法治中国、良法善治让中国更美好等,让学生感受法治力量,树立法治观念。

三、深挖法治时政热点,让学生在分析中增强法治思维

深挖法治时政热点,要求分析时既要有传统角度,又要有创新角度。首先,明确依法治国是多方面的,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角度、多主体分析,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明确我国的立法过程,包括法律的立、改、废、释等,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人民的愿望、党的主张、国家的意志。其次,全方位地了解法治热点问题的总体背景、成因、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层次在学科内进行发散性思维分析。最后,回归教材,高考题的情景素材是新的,但设问和答案取向是回归教材,因此对法治时政事件本身可作一般了解,把重点放在深化认识、回归教材上,用我们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来分析这些大事和热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强化模拟练习考核,让学生在解题中锤炼法治品格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试题中的主观题越來越重视从微观上考察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对书本的基础知识要有准确的把握和明确的区分,而且也要求学生能精确地运用理论深入的分析热点材料。所以要在平时的周考、月考、模拟考训练中加以强化,注意问题设计的微观化,使学生在思维方面和心理方面都能更加贴近高考要求。如以香港暴行,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为素材,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通过这些训练检测学生的法治思维水平,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满足高考对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考核要求。

总之,要有效应对全国卷高考政治试题对核心素养中法治意识的考核要求,需要高三政治老师在复习备考中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深挖课程资源和时政素材、强化练习考核,涵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思维水平,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探索更有效的高考复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2]李姜.关于高考时政热点复习备考的建议[A].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2017年第03期.

[3]沈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C].学周刊  201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高考高中政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