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分割”思想让数学课堂更“黄金”

2020-12-11顾梦娜

读写算 2020年31期
关键词:兴奋点

顾梦娜

摘 要 教师要合理分配好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时间,抓住课堂的黄金分割点,使数学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并努力达到0.618的境界,从而让数学课堂闪耀着那黄金一样熠熠的光辉!

关键词 黄金分割;兴奋点;讨论点;反思点;自习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1-0194-0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拥有快乐的寒暑假。闲暇之余,笔者学起了古筝,慢慢地懂了一点音律。有一次,笔者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用杯子当乐器,装不一样多的水,敲出美妙音乐声的视频。看着眼前装水的杯子,觉得特别美。美,又让笔者联想到了“黄金分割”。而此时,笔者的手头刚好拿了一根细橡皮筋在把玩,便联想到能不能借助“黄金分割”也让橡皮筋也发出“哆来咪”的声音呢?笔者把它拉紧,固定住,拨动一下,当做“1”音,经过多次尝试,发现把手里的这根“弦”进行黄金分割(使得分割得到的两条线段中,较长线段,约是原线段长度的0.618倍),捏住该点,拨动较长的这段“弦”,便能发出“2”音;再把这段较长“线段”进行黄金分割,就找到了“3”音,依此类推“4、5”等音尽都能发出。

惊讶之余,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笔者平时的教学课堂。既然黄金分割离我们如此近,那笔者何不尝试着将黄金分割应用于数学课堂呢?

一堂数学课40分钟,如果也像这根橡皮筋一般,将整节课的时长进行黄金分割,那么大约第16分钟的时候就是第一次黄金分割,“捏”住这个“时间点”,将剩下的教学时间再进行黄金分割,那么大约第26分钟的时候就是第二次黄金分割,以此类推,大约是第32分钟,35分钟,37分钟……

一、黄金分割时间点——在16分钟这黄金分割课堂时间点上制造教学的“兴奋点”

数学课堂的第一个黄金分割点,大约出现在数学课堂的新授部分,老师们不妨把这个点称为黄金分割课堂的“兴奋点”。

老師需要抓住这一“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的时间段,将本堂课的重、难点在此揭示,从而打开学生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新知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如此一来,教学效果会提高数倍。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的《认识吨》,笔者听过这么两堂课。

课堂一:老师一上课先让学生猜猜老师的体重,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随后,老师又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老师小结引出课题:“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学生发言热烈)

老师再相继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笔者大概看了下时间,至此用时7分钟左右。

老师继续课件出示: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解决时,此时整堂课已经过去了20分钟。

学生兴趣渐渐下降,而到此老师还没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吨”。而是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

二、黄金分割时间点——在26分钟这黄金分割课堂时间点上制造教学的“讨论点”

数学课堂的第二个黄金分割点,大约出现在数学课堂的巩固练习部分,老师们不妨把这个点称为黄金分割课堂的“讨论点”。

叶澜先生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画,而不是一切必须遵循的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老师们不妨把握住课堂上的“讨论点”,使之服务于课堂。

数学课堂需要讨论、需要争辩,有了争辩就会形成认知冲突,有了这种冲突,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擦出火花,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跳一跳”去“摘桃子”的欲望,进而激发出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欲望。

比如,2012年春季举行的“杏坛杯”上有这么一节课,这是由宿迁实小的张明华老师执教的《射线、直线和角》。课堂上的一个“议论点”让笔者印象深刻,也让笔者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位老师。

在课堂的巩固练习部分,张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判断题“小明画了一条长4厘米的射线”。班级出现了两种争论,一部分学生有认为对的,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是错的。张老师让选对和选错的学生们都来说明一下理由。认为错的孩子说:“因为射线是无限长的,所以不可以画4厘米。”认为对的孩子是这么解释的:“因为射线是无限长的,所以你可以画4厘米,也可以画5厘米,还可以画6厘米、100厘米,你想画多少厘米就可以画多少厘米!”孩子们都有各自的理由,而且听起来还都“挺有理儿”的。此时,张老师再给予了正确地引导。

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美”的课堂!一堂课,有了“意外”,有了“跑调”,有了“矛盾”与“争论”,有了“错误的声音”,老师才能从学生们的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真正的想法。

三、黄金分割时间点——在32分钟这黄金分割课堂时间点上制造教学的“反思点”

数学课堂的第三个黄金分割点,大约出现在数学课堂的全课总结部分,老师们不妨把这个点称为黄金分割课堂的“反思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导入新课”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注重,但课堂结束时的总结却很少有人重视。通常是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抛出后,学生根据板书回忆一下整堂课的内容就算总结了。殊不知,一个好的总结可以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到一个“板块”,可以系统地总结和深化,以便学生理解,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老师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什么是梯形的底边(上底、下底)、腰和高?

3.梯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不能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教学重点,还可以巩固新知,强化记忆。更重要的是,可以促成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为下一课的“梯形的面积”做准备。从而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也为后续课做好过渡和铺垫。

四、黄金分割时间点——在35分钟这黄金分割课堂时间点上制造教学的“自習点”

数学课堂的第四个黄金分割点,大约出现在数学课堂的留白部分,也就是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这一环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课堂作业,要比利用别的时间完成的作业质量高很多。

“课堂作业”顾名思义需要在课堂内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课堂作业”却是我们经常“忽视”的一个学习过程。殊不知,为课内书面作业留出一席之地可以为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那如何达到黄金分割课堂的这一“自习点”呢?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学会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简单的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放手”的背后,需要老师更多的付出,多付出一点时间,认真钻研教材习题;多付出一点时间,精心设计教案练习题;多付出一点时间,精简一下教学语言……但笔者相信,只要老师们下定决心,努力“放手”,给自己一个硬性规定,每节课必须留下5至8分钟时间给学生完成课堂作业。那学生们会真的多一点时间!

五、结语

如今,“黄金分割点”的应用无所不在,无论是建筑、美术、音乐还是材料与服装加工、机械电子制造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诚然,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内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老师们不妨试着用“黄金分割”思想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间,为数学教学增值,继而完美呈现和谐、生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欧阳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艺术[J].新校园(学习),2012(002):141.

猜你喜欢

兴奋点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
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思考
趣点·群文相映成趣
化学课堂上增强学生兴奋点的几种途径
多元价值评判中的教学新格局论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数学教学中学生兴奋点的激发与维系
精准选点,破译古诗词教学的密码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盘活阅读课需找准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