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形异构的“X+担当”

2020-12-11江素文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谓语宾语短语

江素文

(广西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现代汉语中动词“担当”出现了多种名词用法,其功能扩展,既可以用作主宾语,与数量词组合或受定语修饰;又可以作定语,修饰其他名词。其中,“担当”分别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的“X担当”短语最引人注目。此组合形式简洁,语义内涵丰富,其使用似有成倍增长趋势,为“X+V”短语增添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请看例句:

(1)卓有成效的中国行动,高度负责的中国担当,正是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人民日报2020年3月26日)

(2)每到最紧迫的关头,总有共产党员奉献担当的坚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年02月14日)

(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尤须呼唤“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毅担当。(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担当”与不同词性的“X”组成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实际语料中,“中国担当”和“奉献担当”兼有双重句法结构,是典型的“同形异构”短语。现代汉语中不乏这样的语言现象,比如“鲁迅研究、公平竞争、通信联系”①等。无论是“N+V”、“A+V”还是“V+V”,“从表层看似有悖于传统句法结构,但在深层缘于复音动词有名词功能”[1](p69),显然,“X+V”短语的形成与动词的名词化程度之间存在很大关联。

一、不同句法结构的“X担当”

(一)状中式“X担当”。状中式“X担当”短语中,“X”与动词“担当”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X”表动作实现的方式。该短语语义为“X地担当或用X来担当”,可用“怎样担当”来提问。“X”多为表美好品质的形容词或动词,如“勇毅担当”、“勇敢担当”、自觉担当、忠诚担当”等“形容词+动词”和“奉献担当、实干担当、实践担当”等“动词+动词”组合。此结构中的“X”语义上指向施事,而非动词“担当”,这与“表品质的形容词在语义上不是修饰动词,而是修饰与动词相关联的名事”的表述相符。[2](P18)。“奉献、实干、实践”虽是行为动词,但语义隐含了某种精神品质,故语义也指向施事。

(4)质检协会勇毅担当社会责任、言必信、行必果地开展工作赢得社会广泛好评。(经济日报2020年3月16日)

(5)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自觉担当,为抗击疫情发声。(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4月13日)

(6)尤其是大国,更应该率先垂范,积极行动,自觉担当起更大责任,发挥更重要作用。(学习时报2020年5月11日)

“担当”是及物动词,后面一般接“责任、重任、职责、道义”等抽象名词作为宾语,但是当它以“X+担当”格式出现在谓语位置上时,宾语可以省略,如例(5)。

(二)定中式“X担当”。根据“X”的语义角色,定中式“X担当”分成两种情况:

1.“X”表关涉。“X”是动作相关的对象和内容,在动作的作用下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一般可用“关于……方面(层面)的担当”进行检测。比如“思政担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担当”,“现实担当”就是“现实层面的担当”,而“扶贫担当”就是“关于扶贫方面的担当”。

(7)“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官微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块重要阵地,不忘初心传递正能量,牢记使命培养接班人,应是高校官微的思政担当。(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21日)

在2014年韩语“X担当(담당)”借入中国[P34](P71)之前,定中结构“N关涉+担当”已存在于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中,尹世超认为这种动词后置式标题是具有称名功能的体词性结构,其内部结构应该是“定语+中心语”,而不是“前置宾语+动词”。[4](P266)

“X担当”还包括诸如“绿色担当、红色担当”这样的表达,如:

(8)中石油一直努力提供更加清洁的油品,践行国有企业的绿色担当。(经济参考报2016年7月11日)

(9)门头沟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推进以“突出一个统领、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七个导向、践行九个红色担当”为主要内容的“红色门头沟”党建“1179”工程。(北京日报2019年10月9日)

“绿色”和“红色”都是形容词,通过隐喻手法分别解释为“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和“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的”。例句(8)的“绿色担当”是指“环境保护方面的担当”。例句(9)中是指“革命文化层面的担当”。因此,根据语义,“绿色”和“红色”表关涉格,“绿色担当、红色担当”归入定中式“X担当”这一类。

2.“X”表处所,一般为国名或者省市地域名,使用了处所转指实体的用法。如“海南担当”转指“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担当”。

(10)年会中,海南在安保、服务接待等各方面的优秀表现有目共睹,在服务中央总体外交中履行了海南担当。(海南日报2015年4月4日)

(11)全力落实精准方略……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现山东担当、贡献山东力量。(大众日报2020年3月12日)

(三)主谓式“X担当”。在实际的语料中,“X+V”短语的区分并非如此泾渭分明,比如当“X”表受事和施事时,“X+担当”短语是主谓式还是偏正式,有时较难判定。

1.“X”表受事时,“X+V”短语的句法结构判定现存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X受事+V”是定中式偏正结构[5](P20)。第二种观点认为“X受事+V”是“受事性主谓结构”。胡裕树,陆俭明,袁毓林等把“X受事+的+V”当作主谓结构插入“的”形成的名词性短语。“X受事+担当”中的“担当”是指称动作本身,因此把“X受事+担当”看作是“主谓结构”似乎更可接受。

2.“X”表施事,一般为群体名、机构名、行业名、职业名等名词。虽然机构名、行业名、职业名是无生命名词,但“这些组织都是人为设置的,人们很自然地把属于人类的某些性质延伸到它们身上”[6](P178),所以这些名称可作施事论元。

(12)伟大时代需要青春奋斗,伟大事业呼唤青年担当。(光明日报2019年5月7日)

(13)探路者实践队学以致用,奔赴实践地调研,一直行走在路上更能体会到青年担当的意义。(中国青年网2017年9月4日)

“X+V”主谓结构和偏正结构的判定标准是短语的语法意义。例(12)中的“青年担当”充当句子的宾语,似乎即可看作是体词性宾语,即“青年的担当”含义,也可看作谓词性宾语,即“青年接受并承担责任”含义,但是结合本句特点,前半句中的“青春奋斗”与后半句中的“青年担当”应结构一致,形成对仗关系,因此,我们认为例(12)中的“青年担当”应是谓宾,属于主谓结构。例(13)中的“青年担当”后面可以添加宾语“责任”,故我们认为是主谓结构。

(四)歧义结构。“X+担当”句法结构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它兼容了状中、定中和主谓三种结构,还体现在同一个“X+担当”短语可分成状中/定中短语,或者主谓/定中短语。

(14)一次次的举旗定向拨开改革迷雾,一次次的勇毅担当辟开改革征途。(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0日)

(15)民族复兴的使命,呼唤勇毅担当的领路人。(人民日报2018年3月19日)

(16)在抗疫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光明日报2020年4月8日)

从语料中可以看出,除了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外,“勇毅担当”和“自觉担当”还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根据黄昌宁和齐沪扬的句法位置判定法,以及陆丙甫的三大测试法,我们可推导出例(14-16)谓语位置上的“勇毅担当”和“自觉担当”为状中式动词词组②;例(14-16)非谓语位置上的“勇毅担当”和“自觉担当”为定中式名词词组。这样的判断是合理的。语义上,前者重在表述“担当”这一动作实现的具体方式,后者整体上指称某类担当行为或精神。这说明具体语境中的“勇毅担当”和“自觉担当”属于歧义结构。

(17)临床医学“90后”博士生跨越千里只为捐髓救人,传递生命的种子,彰显青年担当。(人民网2019年6月28日)

(18)你们学习前辈好榜样,到民族地区、到基层就业,用实际行动,践行民大精神,履行民大职责,厉行青年担当。(人民网2019年6月25日)

例(17-18)中的“青年担当”在整体上表某类“担当”行为或精神,作为某类担当,是偏正结构,充当句子的体词性宾语。例(12-13)中的“青年”与“担当”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都是主谓结构,充当句子的谓词性宾语。因此,“青年担当”也是一个歧义结构。

二、“X+担当”同形异构的形成机制

从古至今,“担当”在词典中收录的都是动词含义。《辞海》(1999年缩印本)中对“担当”的解释是:担负;承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担当”的解释是:动接受并负起责任:~重任︱再艰巨的工作,他也勇于~。但从这个视角去看现有的“X+担当”会遇到一些问题。语料中,“X担当”既可是动词性短语,也可是名词性短语,这是“X担当”同形异构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担当”典型的用法是动词,但同时表现出一些名词属性。这是“X担当”同形异构化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语用凸显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担当”的名词化。

1.“担当”名词化的语义条件。为什么现代汉语中“担当”可以形成“X担当”名词性短语,而近义词“负责、承担”不能?主要原因是动词“担当”在某些语义特征上与“负责、承担”有所区别。“负责、承担”可以是一次性的行为,其宾语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事件或项目,但“担当”大多是长期的行为,其宾语是抽象的事物,即“责任、职责、使命、重任”。长期的行为比一次性的行为完成起来更复杂,耗时更长。“担当”比“负责、承担”更具[复杂性]、[长期性]等语义特征。陆丙甫[7](P9)指出动词随着行为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增加,其名词性也逐渐增强,即编码为名词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担当”的这些语义特征对“X”的感情色彩选择上提出了限定要求,即“X”不可以是贬义词,只有中性词或褒义词可以进入,这是由于“复杂性导致的名词性是积极主动的”[7](P10)。

2.“担当”的名词性句法特征。语料显示,“X担当”诸多动词或性名词性句法特征与“担当”的词性表现大致相同,说明区分短语词性的主要依据就是“担当”的词性,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担当”的名词属性。“担当”可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此外还具有[+量化]的语义特征。“担当”与数量词“一种、一份”搭配,还可充当“有/无”的宾语。朱德熙[8](P60)将能充当“有”的宾语且受名词直接修饰的动词看作“名动词”。我们还可以利用“并列类推法”来鉴别“担当”的词性。例句(22)中,它和名词“责任”处于同一句法槽且具有并列关系,我们“由一个或两个已知词的类别可以推出出现在这个并列关系中的另一个词语的类别”[9](P30-31)。吕叔湘、朱德熙曾指出“这不是一般动词和形容词所能有的格式”[10](P11)。

(19)担当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2月29日)

(20)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建网2018年7月19日)

(21)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人民网2015年04月10日)

(22)中国的一系列行动向世界清晰表明,中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坚力量,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人民日报2016年9月)

3.“担当”的名词性语义。动词“担当”在名词化过程中实现了其句法功能的多样化,这些功能引发“担当”句法位置后移的常态化。从宋朝开始,动词“担当”就有名词化的用法,用来指称行为动作本身[11](P106)。这种用法延续至今,N宾语+担当”中的“担当”也是动词的自指用法。“N非宾”取代“N宾语”形成“N非宾+担当”时,隐含在“担当”语义中的宾语义逐渐被句子谓语激发,名词性进一步增强,出现转指受事、施事的趋势,如例(24)所示。语义变化会引发词性变化,从而对句法结构产生影响[1](P71)。“担当”语义从动词性到名词性的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是,“X担当”从状中结构、主谓结构到定中结构的兼容,可见,“担当”的名词化是“X担当”形成同形异构格式的基础。

(23)你向来是个极有血性的人,这件事儿总得替我想个法子,除了你,别人也没有这样的担当。(清朝《九尾鱼·第四十七章》)

(24)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担当,就是科学实施伟大工程,全面深入推进伟大事业,积极进行好伟大斗争。(人民论坛网2017年7月28日)

(25)这些在5G演进的标准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还将成为6G标准战场上的主要担当,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力量。(人民网2020年4月27日)

(二)语言经济性原则。人们在社会交际时追求用更简洁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更多更复杂的信息,以减少言语量的消耗,这是语言发展的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同形异构的“X担当”格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比如,“X担当”“N非宾+担当”形成之初并没有表“某种担当意识、精神”的构式义,这种用法的“N非宾+担当”应是“N非宾+担当+N管界”的简省形式[12](p8)。

(26)a、一个人要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才能够踏踏实实搞调查研究。(河北日报2015年2月12日)

b、精英要有更强烈的社会担当。(福州晚报2014年8月20日)

由于“X+担当”的高频使用,以及“N管界”语义的有限性,人们可以很轻易从语境中提取“X+担当”结构蕴含的“精神、意识”等“N管界”义。这为“N管界”的简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语用凸显作用。我们把“X担当”中的“X”与动词论元组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施事+方式+担当+(某方面的)受事”。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事件中的语义结构包括施事、受事、方式、关涉等多个语义成分,“每一种成分都可能实现为‘N’,以此来限定一个表事件的‘V’,从而构成‘N+(的)V’短语”[13](p11)。在“X担当”短语中,“X”不限于名词,还包括形容词和动词,但无一例外都是双音节词。比如“广播电视台、国有企业”与“担当”组成“广电担当、国企担当”。除了受“2+2”音律结构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方便让人们记住事件中的某个语义成分,即起到凸显“X”语义角色的作用。

(27)“一带一路”国际馆时表示……不断强化农业在对外交流合作中的作用,肩负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海南担当。(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

(28)上海蔬菜集团党委书记吴梦秋表示,集团将继续履行好国有企业的扶贫担当。(解放日报2020年3月8日)

“海南担当”的“海南”是事件的发生地点,是动词“担当”的处所格,“扶贫担当”的“扶贫”表事件的内容,是动词“担当”的关涉格。“担当”的表施事、受事、处所、关涉、方式的这些主体格、客体格和外围格,在语境中会多次出现,省略“X”也不会影响句子语义的正常表达。但是它们通过省略、位移等手段占据“X+担当”短语的前位,其动因除了语言表达追求经济、简约以外,还在于凸显“X”这个信息焦点,以便听读者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快速找到主旨定位。因此,我们把短语“X+担当”的语用模式归纳为“焦点+担当”。我们认为,名词性短语“X+担当”本质上是某个事件为凸显“N”的信息度和可及度把动词“担当”名词化而形成的一个结构。

三、“X+担当”和“担当”的共变关系

前文分析可知,“X+V”的同形异构在形式上表现为该短语指称性程度的强弱,“X+V”短语结构不同,其指称性程度也不同。齐沪扬等根据不同的句法分布证明偏正短语“N+V”的功能表现是一个连续统,即指称性最强的短语是位于典型名词位置的定中结构,陈述性最强的短语则处于典型谓语位置的状中结构。[4]我们将主谓结构纳入考察范围,发现主谓结构的指称性不大稳定,既可以充当句子的谓宾,也可以充当体宾成分,因此其指称性程度介于状中结构和定中结构之间。

“X+担当”的陈述性表现在“X”是“担当”这一动作实现方式的描述;“X+V”的指称性体现在“X”对“担当”这一抽象事物的分类。处于中间地带的主谓结构则侧重于把“X+担当”当作一个抽象事件成分。

语言类型学的“语义投影连续性假说”认为任何特定语言(构式)范畴都映射概念空间中的一个相连区域。[14],比如说汉语中,短语结构有状中、主谓、定中这样的分布,映射到概念空间上就存在动作意义、事件意义和事物意义这样的连续统对应。

(30)概念空间:动作意义→事件意义→事物意义

结 构:状中结构→主谓结构→定中结构

“X担当”兼有以上三种结构,在指称义和动义性上也体现出了这样语义连续性映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三种句法结构存在“藕断丝连”的关联,即表状中结构的实体(如“勇毅担当”)充当句子宾语和定语时转成定中结构,概念意义上则由动作意义转成事物意义;表主谓结构的实例(如“青年担当”)在行为动词后可表定中结构,概念意义上则由事件意义转成事物意义。这些具体实例再次印证了“语义投影连续性假说”的观点。

同形异构体“X担当”的功能性和概念义与结构内成分“担当”的名词化程度在保持着某种“共变关系”。即结构内成分“担当”的动作性越强,“X担当”结构的陈述义就越强;结构内成分“担当”的名词性越强,“X担当”结构的指称义就越强。表现在句法功能上,状中结构的“担当”后可跟体标记,可接宾语时,动词性最强,可充当句子的谓语,所以状中结构“X担当”陈述义最强。定中结构的“担当”前可加数量词,不加“的”直接充当名词的定语时,所以定中结构“X担当”名词性最强。主谓结构的“担当”不能跟体标记时,说明它表“纯抽象动作”,具有“非过程性”“非现实性”[15](P162-175),其陈述功能受限,所以主谓结构“X担当”陈述义较状中结构差一些。

表1 三种结构中“担当”的句法功能差异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X+担当”为状中结构时,其后可以接宾语,也可以不接宾语;“X+担当”为主谓结构时,其后基本不加宾语。由此可见,“担当”通过“X+担当”格式实现了由及物动词到不及物动词的转变,即“去及物化”(detransitivization),语义上实现了不借助宾语单独表义,即“自足化”[16](p14-15)。这种“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使得“担当”的动词性减弱,从而为“X+担当”结构与功能的转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再次印证“X+担当”与“担当”之间确实存在“共变关系”。

小结

“X担当”的同行异构性体现在同为“X担当”语言形式却兼具了三种句法结构,表达了多种语义,即表“以……方式来担当”的动作义,“X勇于承担责任”的事件义,“……方面的担当”的事物义,以及“某种担当的意识、能力、精神”的构式义。“X担当”体现为何种结构和语义,除了与其句法位置有关,还和句子的谓语动词类型紧密相关。除了状中结构的“X担当”直接充当句子谓语外,其他结构“X担当”的语义区分可以依靠句子的谓语动词类型。

三种结构的“X担当”的功能性和概念义表现为一个连续统,即随着其指称程度的高低,“X担当”在概念空间上存在动作意义、事件意义和事物意义的连续统对应。“X担当”的指称性与“担当”的名词化存在着某种共变关系。可见,“担当”的名词化在“X担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X担当”形成的前提条件,也为“X担当”的同行异构化提供了语义基础。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语用凸显也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注释:

①“V+V”的同形异构研究详见耿雪的《“现代汉语‘V1+V2’偏正结构研究》(2008:60-63)。

②马真、陆俭明(1996)只有当N、V是直接组成成分关系时,语符串“N+V”才具有短语资格,否则就不能称之为“N+V”式短语。“勇毅担当”中的“勇毅”和“担当”都句子的谓语,所以是一个语法形式。

猜你喜欢

谓语宾语短语
非谓语动词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非谓语动词
宾语从句及练习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健民短语》一则
非谓语动词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