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简·奥斯汀小说《诺桑觉寺》文体学分析

2020-12-11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频词哥特文体学

杨 威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一、引言

语料库研究方法与文体学的结合,为文学批评与欣赏开辟了新的道路,使文体学研究更加客观,更加系统,是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且是对传统的“文本细读”的文体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语料库文体学不仅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学科,还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文献回顾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语篇的意义即编码在语篇的形式中,因此结构主义文体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查明语言结构来解码语篇意义。[1]语 料库的研究方法为文体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成为文体学的重要研究范式。Michaela Mahlberg在《语料库文体学与狄更斯小说》中提出:文本构块在小说人物塑造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小说文本中的词簇,其在小说风格和人物塑造上具有重要作用。[2]Starcke通过提取简·奥斯汀小说《劝诫》当中两个高频短语及其搭配词,探讨了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并详细分析了“she could not”和“she had been”的搭配词及其索引行,发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小说的主要中心点及小说的叙述结构特征。[3]Starcke考察了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关键词及高频词簇,并对其进行语义分类,从全新的角度解读该作品的主题及语言风格。[4]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多的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但与国外的语料库文体学研究相比,国内的学者主要停留在对文学作品的高频词及关键词分析上,很少扩展到高频词簇及其搭配和类连接上的探究。

三、研究设计

文体学重点研究的是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偏离常规的语言形式。文体学研究关注文本的多层次,包括词汇,句法,修辞,语境和句间照应等多层次的文体分析模式。本文拟从词汇与句法层面来分析简·奥斯汀小说《诺桑觉寺》[5]的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

分别建立观察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观察语料库即为简·奥斯汀小说《诺桑觉寺》的电子文本,总词数为77820。参照语料库为同时期作家狄更斯的5部小说包括《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雾都孤儿》《艰难时代》和《荒凉山庄》。通过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Smith 4 .0对《诺桑觉寺》和参照语料库中狄更斯的5部小说进行检索,了解其整体语言特点。表1列出了两语料库中文本的统计数据对比。

表1 《诺桑觉寺》和狄更斯语料库文本统计数据

表2 词汇层分析

通过检索并提取语料库中的主题词能够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分析文学作品语言特点,鉴别作家语言风格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使用WordSmith 4 .0 做出《诺桑觉寺》语料库的词表(Wordlist),并对比参照语料库做出主题词表(Keyword list),并根据关键性(Keyness)排序得出排名前50位的主题词。关键值越大越能突显出文章的主题。排在前两位的主题词是“Catherine”和“Tilney”,其关键值分别为1239 .67和573 .48,表明此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为Catherine和Tilney,整个故事是围绕着这两位主人公展开的。另外的几个人物Isabella,Allen,Henry,Eleanor和James在 故事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排第4的Isabella是主人公Catherine的好朋友,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表地点的专有名词Bath、Abbey、Northanger、Fullerton等,表明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在Bath,另一个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与小说同名的地点Northanger Abbey也是高频出现。至此我们可以对故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该小说是发生在英国的巴斯(Bath),另一个在小说中非常重要的具体的地点在诺桑觉寺中(Northanger Abbey),故事的主人公Catherine和Tilney之间故事。另一个关键词dance,既可以指跳舞也可以指舞厅,表明人物之间的交流的重要场所和活动内容,跳舞是当时英国社会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很多人物之间产生关系的重要媒介。由于语义上相类似的关键词会表达相似的话题,按语义域对主题词进行分类。对除专有名词的主题词进行分类得到以下几组:指代女性的主题词:her、she、herself;表达关系的主题词:friend、brother、acquaintance;表达爱情、婚恋、婚姻关系的:engagement;小说名字:Udolpho。

出现频率排第3的指代女性的代词her共出现1562次,she出现1097次,herself出现138次,表明小说中女性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小说话题是围绕着女性展开的,表现了简·奥斯汀小说的女性主义题材。按关系分类的名词friend、brother和acquaintance表明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兄妹和熟人之间的关系。此关键词也证实了Bettina Fishcher-Starke的研究:简·奥斯汀小说的重要话题之一就是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但此小说更关注的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小说里提到的brother更多的是写女主人公的哥哥和她朋友之间的恋人关系。在这里作者花了更多的笔墨来描写朋友之间以及恋人之间的关系,作者对家庭其他成员的描写很少,只是一笔带过。利用Concord功能检索(即索引功能)查看具体的索引行。

例子:

1 . "It is very right that you should stand by your brother ." "And if you would stand by yours, you would not be much distressed by the disappointment of Miss Thorpe ."

“理所当然,你应该站在你哥哥那边。”“如果你能站在你哥哥那边,你就不会为索普小姐的失望感到痛苦。”

2 . "Why should he pay her such attentions as to make her quarrel with my brother, and then fly off himself?"

“他既然那么追求她,让她和我哥哥闹翻了,可为什么又要突然溜走呢?”

3 . Her brother so unhappy, and her loss in Isabella so great。

她哥哥如此不幸,她自己又为失掉伊莎贝拉而感到如此沉痛。

4 . "Your brother is certainly very much to be pitied at present; but we must not, in our concern for his sufferings, undervalue yours ."

“目前你哥哥的确很值得同情。但是我们不能光顾得关心他的痛苦,而小看了你的痛苦。我想,你失去伊莎贝拉,就觉得像丢了魂一样。”

另一个重要的主题词Udolpho在作品中出现18次。女主人公凯瑟琳喜爱阅读哥特小说,曾与她的好朋友伊莎贝拉和她爱慕的男主人公多次谈论哥特小说的代表作《尤多尔弗之谜》。由于对哥特小说的热爱更加促成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和伊莎贝拉和蒂尔尼小姐的友谊,使得阅读和谈论《尤多尔弗之谜》成为姑娘们很乐意做的一件事。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 when I had once begun it, I could not lay down again; I remember finishing it in two days--my hair standing on end the whole time .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light of exploring an edifice like Udolpho, as her fancy represented Blaize Castle to be, was such a counterpoise of good as might console her for almost anything .

在她的想象中,布莱兹城堡就像尤多尔弗城堡一样,能去那里探索一下倒确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心里任凭有什么烦恼,这时也能从中得到安慰。从这也能看出女主人公不只是喜爱读哥特小说,本身也是对这种神秘莫测的令人感到刺激的生活的一种向往,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主人公的性格。

四、句法层分析

作为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词簇虽然是小说文本的表层特征,但是他们指向小说的局部文本功能,具备“语境化”和“凸显”等功能,在人物塑造上具有重要功能,是甄别作家风格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探索高频词簇的搭配与类连接可以窥探小说的内容、 主题及小说的话语结构。在本研究中主要考察3词词簇,本文以WordSmith 4 .0的Concord功能提取作品中的3词词簇,得到如下表的3词词簇。

表3 《诺桑觉寺》中前50的3词词簇

表3列出了排名前50的3词词簇,其中带有第一人称代词的词簇包括I am sure,I do not,I dare say 等9个,表明小说中直接引语的重要地位及小说的口语特征。也间接证明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 。使用WordSmith Tools4 .0中的Concord功能对《诺桑觉寺》语料库和对比语料库进行双引号检索,在《诺桑觉寺》语料库中双引号共1043次,占1 .3%,在对比语料库中双引号共7968次,占0 .6%,卡方检验结果(x2=444 .684,p<0 .001)证实两者在双引号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人称代词的高频出现也表明小说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互动非常多,表明小说更关注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从人称代词的变化可以看到故事叙事视角的转换。以I am sure,I do not和I could not为例对I am sure 进行索引行分析发现I am sure虽然表达的是非常肯定的态度,但是很多时候却表达消极否定的语义韵。利用Concord功能发现与I am sure搭配最多的是否定词not,还有否定前缀共达23次之多,例如:

1 . "I am sure I do not care about the bread . "

2 . "No, Eleanor, if you are not allowed to receive a letter from me, I am sure I had better not write . There can be no doubt of my getting home safe ."

3 . But I am sure she cannot mean to torment, for she is very much attached to my brother .

对另一个表达同样意思的高频词簇I assure you进行索引行检索发现在14例中除了3例其余都与否定词或否定前缀词搭配,如not,hardly,impossible, uncomfortable .等,例如:

1 . I assure you I did not above half like coming away .

2 . I assure you it would be impossible for anybody to behave to me with greater civility and attention .

3 . I assure you, I can hardly exist till I see him .

4 . I shall not pay them any such compliment, I assure you . I have no notion of treating men with such respect .

对参照语料库运用WordSmith Tools4 .0中的Concord功能就I am sure和I assure you分别进行检索,得到这两个词簇在参照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14和62,通过查看索引行发现与否定词或者否定前缀等消极语义相搭配的频率分别为49和10,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别得出x2=4 .017和x2=9 .919,表明两位作家对I am sure和I assure you的使用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小说《诺桑觉寺》中I am sure 和 I assure you作为话语标记语常常与否定词及表达消极的语义韵的词相搭配,言语发出者基本都为女性,表明了女性特有的语言习惯,有时也用来表达夸张,这些都体现了简·奥斯汀小说的女性主义题材。小说前50位主题词表中not排在第23位,如果去掉专有名词not能在主题词表中排在前10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作者简·奥斯汀倾向于使用语法否定,这也是作家语言风格之一。

另一个高频词簇she could not,在检索索引行时,发现主要搭配词是心理词汇,如she could not wonder,she could not regret,think,imagine,help wondering,be at ease等,这些都是描述人的心理状态的词汇,说明人物内心世界是小说的主要中心点,例如:

1 . If aware of her having viewed him as murderer, she could not wonder at his even turning her from his house .

2 . She could not think the Tilneys had acted quite well by her, in so readily giving up their engagement, without sending her any message by excuse .

还有一类词簇是表示空间的介词词组,包括in the world,out of the,part of th,the rest of,the end of,in the room, of the house,这 些词簇的使用具有哥特小说的特点,这些地点词或具体或隐蔽,给人危机四伏的感觉。[6]使用WordSmith Tools4 .0中的Concord功能对《诺桑觉寺》语料库以the end of进行检索。

1 . At the further end of the village, and tolerably disengaged from the rest of it, stood the parsonage, a new-built substantial stone house, with its semicircular sweep and green gates;

2 . As she unwillingly paced back the gallery, that she would rather be allowed to examine that end of the house than see all the finery of all the rest .

3 . She had just settled this point when the end of the path brought them directly upon the general;

女主人公凯瑟琳对哥特小说的热爱使得她在拜访蒂尔尼将军的住所诺桑觉寺时把诺桑觉寺想象成哥特小说中的城堡,阴深恐怖的秘密通道,蜿蜒曲折的楼道,因此简·奥斯汀在写凯瑟琳拜访诺桑觉寺时也是使用戏仿哥特小说的手法来描述城堡,但是又与哥特小说中的阴深恐怖的气氛不尽相同。

五、结语

本研究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简·奥斯汀小说《诺桑觉寺》进行文体学分析,通过检索主题词和高频词簇对小说从词汇层到句法层的统计与分析。对词汇层面主题词的分析表明简·奥斯汀小说《诺桑觉寺》的女性主义题材及小说对社会人物关系的关注。在句法层面上,通过对高频词簇的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倾向于使用语法否定,通过人称代词的变化来表现叙事视角的转换及小说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同时也发现《诺桑觉寺》对哥特小说的戏仿手法。

猜你喜欢

高频词哥特文体学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锋利少女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软哥特主义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德国 莱比锡哥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