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心情指数”引入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

2020-12-11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实验班心情体育课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江苏张家港 215600)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但却喜欢体育活动。为什么学生对体育活动很喜欢,而对体育课很反感呢?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毕业后就不再锻炼了?究其原因,体育教学目标定位高,教学内容陈旧,只注重教法,忽视学法,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态度欠佳,种种问题很值得教师去探讨、研究与改革。学生对体育的“厌恶”并非对运动本身的反感,而是与心理有关,由于心理的需要不能满足,自然产生消极抵触情绪。通过与高中女生座谈了解到95%的同学都不喜欢耐久跑,本文是为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对耐久跑的积极性而进行的教学实验研究。

2 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对象

高中女生180人(实验班90人,对照班90人),不包括生病和处于生理期的同学。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诙法、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内容

高中女子800m耐久跑教学手段,“心情指数”,运动成绩的变化。

2.3.1 实验内容与结构

“心情指数”分5个等级来测定(I、Ⅱ、Ⅲ、Ⅳ、V),表示厌恶,Ⅱ表示不喜欢,Ⅲ表示一般,Ⅳ表示喜欢,V表示非常喜欢。指数低表示兴趣不高,没有运动的欲望,甚至厌恶运动;指数高表示兴趣很高,很喜欢运动带来的感受。

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前对所教授的内容作一次“心情指数”反馈,1节课后再做一次“心情指数”反馈,对人数等级进行统计,通过课前、课后“心情指数”的对比来反映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所报的“心情指数”不应受外来因素的影响,需真实地表达出来。

2.3.2 实验班的教学方法

准备活动多样化,以“新”激发兴趣,并且与主教材相吻合,设计8~10min热身运动,如游戏、跳短绳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耐久跑教学采用的手段如下。

第一,初期耐久跑教学先不要安排竞赛,学生可集体跑,也可3~5人结伴跑,互相鼓励,消除单独跑的寂寞。

第二,安排8~12min定时跑,不规定距离,学生量力而行,脉搏达到130~150次/min,身体微微出汗即可,使学生较轻松、愉快地进行运动。

第三,将音乐引入课堂,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耐久跑,以调节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不同教材可播放不同节奏的乐曲。

第四,利用小场地进行练习。“折返跑”“螺旋形跑”“蛇形跑”“8”字跑循环练习,师生之间距离近,便于观察学生的情绪、意志,便于及时鼓励。

第五,利用竞争法进行练习。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竞争条件下的肌力活动,学生的意志力有明显增强,在教学最后阶段应向竞赛过渡,以逐步接近或达到目标。“你追我赶”的场面和同伴的助威,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2.3.3 对照班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耐久跑实验共跟踪进行了3年的跟踪教学,本文只选用了一个学期的4次课。

3 实验结果

实验班第一次课课前,厌恶、不喜欢体育课的占到95.5%,而课后厌恶、不喜欢的降到13.3%。对照班课前,厌恶、不喜欢体育课的占到96%,课后厌恶、不喜欢的占48.9%实验之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心情指数”无明显差异,说明她们对耐久跑教材心情基本相同,而课后就有差异。随着耐久跑课时数的增加,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心情指数”都在上升,但是对于同一教材,采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组织形式其效果则不同。实验班的“心情指数”要高于对照班,实验班4次课前喜欢的程度分别为0%、0%、6.66%、8.88%,4次课后喜欢的程度分别为53.3%、55.53%、67.75%、71.09%,对照班4次课前喜欢的程度分别为0%、0%、0%、0%,4次课后喜欢的程度分别为15.54%、28.87%、37.77%、39.98%。随着课次的增加,实验班的课前“心情指数”是随着课次的增多,也是呈上升趋势。

实验表明,学生从主观上改变了学习态度,对耐久跑的畏惧感也逐渐消失,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然而对照班的学生,虽然也进行了耐久跑的练习,考核后成绩也都及格了,但学生参与锻炼是被动的、消极的、无奈的,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健康。对照班采取的教学方法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从表1可看出,对高中女子800m跑实验教学后,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不仅从“心情指数提高,同时800m跑的达标成绩也有显著提高(P<0.01)。

4 分析与讨论

正如表1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出,对照班采用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传统三段式的体育教学是从老师宣布课的任务开始,以队列练习作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之后是准备活动,从而进入教学部分,整节课都是由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长期下去,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主体参与欲望无法实现,个性得不到发展,最终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学生真正地在身、心上得到健康发展,我们的目标应该如下。

4.1 创造学生喜爱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

将现行的三段式教学应改造成为融“解决问题”“学习技能”和“情感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体会“懂、会、乐”的标准,应该说“懂、会、乐”是体育教学中体会客观存在的要素,也是学生学习体育的直接动机和要求所在,更是培养能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所追求的教学目标。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单纯的“技术教学”或“体质教学”向全面育人转变,促进心理发展的教学思想转变,充分发挥教材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和提高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挖掘教材增强体质、培养心理素质和进行思想教育方面的潜在功能,以不断提高体育课的综合效益。

表1 高中女子800m跑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比较

4.2 做学生喜爱的教师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仅要给予更多的语言鼓励,而且会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的手势及关怀性接触等非语言方式进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只有在这种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愉快学习的场所,情感上自然得到满足,“心情指数”才会居高不下。

5 结论与建议

(1)对于同一教材,采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组织形式,其效果也不同,实验班的“心情指数”高于对照班。

(2)实验班课前“心情指数”随着课次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3)对高中女子800m跑实验教学后,与对照班相比,“心情指数”和800m跑达标成绩均有提高,并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4)在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不断革新,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生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5)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丰富教师专业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的知识水平,以保持知识、技术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猜你喜欢

实验班心情体育课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体育课上的“意外”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讨厌的理由
天天有个好心情
心情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