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的护理

2020-12-10刘晓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粘膜消化道内镜

刘晓玲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甘肃 武威)

0 引言

消化道粘膜下层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为表面光滑的隆起性病变。目前,常采用内经粘膜下全层切除术进行该疾病的治疗[1]。过去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粘膜下肿瘤等常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该技术为基础,开展除内镜下全层切除术这一项新技术[2]。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在消化道粘膜下层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该手术的进行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恢复也至关重要[3]。本研究就消化道粘膜下层肿瘤患者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消化道粘膜下层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 82例,男性 68例,年龄 45~75岁,平均(60.27±10.65)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 83例,男性 67例,年 龄 45~75岁,平 均(60.32±10.62)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未患有精神疾病,言语意识清晰;②经诊断符合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的诊断标准;③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患者;②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严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用药指导、切口护理、抗感染等。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由于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对治疗措施不了解,加上初入陌生环境,可能出现内心紧张、害怕、担心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对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自身病情的发展情况、发病机制、治疗原理及目的等,消除患者内心的不安。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内心不良情绪的波动,以提升患者临床的治疗依从性。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前24 h则做好患者的术前检查,于术前8 h禁食,禁水,为次日的手术做好准备。在患者充分具备手术指征后将患者推入手术室。②术中护理。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的左侧位,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同时做好关于患者面部压疮的护理工作,可将一块吸水软垫垫于患者的面部。在为患者配置粘膜下注射液时,护理人员应当将少量的美兰加入到其中,以避免色调过深而对解剖层次的观察造成影响。在采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将患者的瘤体进行切除后,会导致主动穿孔的形成,因此医师应进行大面积创面的缝合,若患者在手术进行时出现明显的腹胀情况,则采用大号针头对其进行无菌穿刺,对患者行放气减压,同时采用对应的缝合方式将创面缝合。护理人员应在手术的过程中高度配合医师,及时向其传递各种手术用具,辅助医师进行手术,注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③术后护理。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应给予其24~48 h的持续肠胃减压,使患者采用半卧位进行休息,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下床活动。注意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情况及流量。在进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腔感染、穿孔及延迟性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应当对患者的血象变化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并记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量表,80~100分代表患者对本次护理感到满意,60~79为较满意,60分以下代表患者不满意[4]。总满意度=(满意患者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了情感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三个方面,每项分值满分为20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腹、感染及穿孔[5]。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消化道粘膜下层肿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在这些患者中,常采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则为内镜下全层切除术,该手术是通过内镜,对患者的瘤体进行切除[6]。但手术的开展中,有效的护理方式不可缺少,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仅能提升手术的疗效,还能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围手术期护理是一种专门针对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为患者开展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三个方面的护理措施[7]。术前护理主要是为患者讲解疾病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术中护理则是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护理人员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能及时发现患者术中的异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8]。术后则为患者进行并发症、引流护理等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 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 分)

情感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总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50 10.38±2.56 18.38±4.56 9.62±1.34 18.42±4.58 9.76±1.38 18.06±5.38 29.76±6.21 54.86±10.37对照组 150 10.42±2.53 13.47±3.16 9.58±1.35 13.62±3.93 9.81±1.41 14.18±3.62 29.81±6.19 41.27±9.65 t 0.136 10.839 0.258 9.741 0.310 7.328 0.070 11.750 P 0.892 0.000 0.797 0.000 0.757 0.000 0.944 0.000组别 例数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的消化道粘膜下层肿瘤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粘膜消化道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