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2020-12-10赵丽贞刘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母婴婴儿产妇

赵丽贞,刘花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0 引言

当前,国内经济水平改善,临床产妇大部分自理能力差且初产,会造成其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认识不足,不能尽早适应母亲角色[1-2]。目前,很多医院妇产科逐渐创建了母婴同室,同时对于初产妇开展共同参与式护理干预,这种方法能够让孕妇尽早学会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其尽早适应母亲的新角色[3]。护士和产妇一起参加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紧张程度,进而适应母亲的角色,同时也能够防止常规的母婴分离的护理模式,显著地增强新生儿护理能力,所以,为了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效果,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2000名产妇进行探讨,纳入标准:足月初产妇,单胎;可以正常交流;没有使用镇痛药、催产素。排除标准:孕期高危因素;肢体功能障碍;分娩镇痛;肝、肾脏,精神等重型疾病。年龄22~35岁,孕周37~41周。随机分组,通过对比所有产妇的孕周、年龄、分娩方式等情况,差异不大(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例护士为患儿进行体重测量,观察体温与呼吸情况,及时换尿布,护理新生儿臀部等。

实验组开展共同参与式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护士按照“新生儿常见操作规范”对新生儿护理内容给予集中的培训,对于每个步骤给予讲解后形成流程图,对于极易产生安全问题给予标记,进而可以提高产妇及其家人安全意识[4-5]。护士需了解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识程度,如果缺乏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应该获得产妇及其家属的同意下给予纠正指导。为其介绍护理方法以及自我干预的目的,增强对新生儿护理的积极性。

(2)重视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考察,护理人员将正确规范的操作示范给产妇及其家属,现场示范指导进而保证其可以自己进行护理。护士应该将新生儿的护理操作开放化,将沐浴室改变成玻璃性质的墙壁,进而保持透明化,使产妇与家属可以近距离看到护士为婴儿洗澡、游泳以及抚摸的全过程。此外,认真详细回答产妇的顾虑,解除其不良情绪,促使其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3)安全事故的预防,例如包衣紧且多、抱姿、吐奶等。此外,加强感染的监控,牛奶喂养需配好比例和温度,现配现用。

(4)加入袋鼠护理,婴儿穿好纸尿裤保持趴在产妇裸露胸前,将头部放在两乳偏一侧,背部慢慢盖好被子,在这时期母亲用一只手托住婴儿臀部,另一只手放在背部,保持1 h,在出生后5 d内10点和16点各操作1次[6]。

(5)护士干预下开展吸允练习,进而加快乳汁的分泌,进而可以科学喂养。护士还应该指导产妇与家人对婴儿进行洗澡、换尿布、臀部护理,保证婴儿护理的及时落实。还需对产妇介绍有关新生儿生理知识,发放知识手册,此外,做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不良心理[7]。心理干预具体分为:护士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分发相关宣传资料后对产妇进行讲述,护士应该保持温柔暖心的话语,尤其为初胎与阴道分娩的产妇,其存在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护士需要严格监测其心理状态的改变,避免出现心理反应强烈,进而适应母亲的角色。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护理知识掌握、婴儿护理以及安全管理指标等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SPS 20.0开展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1。

2.2 两组产妇角色适应、紧张、婴儿护理情况

实验组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 2。

2.3 两组安全管理指标情况

实验组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成立爱婴医院是全球流行的方式,属于医院制度更新的内容之一[8]。母婴同室即为分娩后母亲和新生儿安排在病房,有利于促进母子情感交流,疏导产妇不良情绪,为后续的哺育奠定良好的条件[9]。女性分娩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其生理与心理都可产生明显的变化,进而会对产妇的产后康复、婴儿的心理与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目前,母婴同室的开放性护理属于临床的主要护理方法。分娩后婴儿会产生显著的改变,其适应能力较弱,所以,产后婴儿环境对其生长发育非常关键。开展母婴同室护理,促进乳汁分泌,保证科学喂养,增强产妇的护理水平。相关报道显示按时对婴儿进行喂哺,能够加快产妇子宫的收缩,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病人产后出血量,而且能够明显地促进母子感情,从而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智能以及心理的发育。共同参与式的护理干预属于当前新兴护理模式[10]。在此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则为帮助和促进患者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操作、自我心理调整。这种护理方法符合病人的自我护理要求,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分娩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其身心可出现明显的改变,极易对身体的恢复,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不良损害,因为产妇主要是初胎,对于护理经验与知识不足,进而极易产生焦虑的不良心理。护士和产妇一起参加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紧张程度,进而适应母亲的角色,同时也能够防止常规的母婴分离的护理模式,显著地增强新生儿护理能力。本研究显示,实验组的临床效果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共同参与式护理明显提高了母婴之间关联性。

表1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n(%)]

表2 两组产妇角色适应、紧张、婴儿护理合格情况[n(%)]

表3 两组的安全管理指标情况[n(%)]

总的来说,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作用理想,有效增强了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水平,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

猜你喜欢

母婴婴儿产妇
艺术家婴儿推车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