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2-10冀小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病症依从性整体

冀小翠

(河北省涞水县医院,河北 保定)

0 引言

糖尿病作为临床慢性代谢疾病,通常情况下是有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形式,患者若无法在短期内对自身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会产生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肾病以及视网膜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胁[1]。治疗的作用在已患病的患者中无法起到明显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终身性护理,因此,临床护理以及对患者的知识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患者需要及时降低自身血糖水平,通过统计和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知识欠缺以及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情况,由此而言,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知识普及程度的工作刻不容缓[2]。现通过选取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相关部门批准,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所收录的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51~81岁,平均(69.74±6.37)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龄54~78岁,平均(70.62±6.74)岁。对比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含高血糖、高血脂等病症表现;③所有患者均在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结合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者;②存在药物过敏者;③意识不清,交流不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含以下内容:①基础用药护理:定期定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控制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多服或少服情况的产生。②饮食护理:控制患者的饮食情况,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少摄取高糖类食物[3]。③定期回访:对患者进行半年1次的血糖水平检测,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减少高血糖的产生[4]。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含以下内容:①健康教育:由于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的病症情况了解较少,因此可能产生认识不足导致糖尿病病症加重的情况,因此必须由相应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知识普及,通过采用一对一讲解或者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提高患者的知识接受能力,讲解控制血糖水平对控制糖尿病病症的关联性,由此为患者奠定知识基础[5]。②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在生活上与正常人群具有一定的差距,且由于社会对其的接受性等各类因素,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情况,为其进行排忧解难措施,并且告知其负面情绪为病症带来的影响,为患者树立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能力[6]。患者心理护理的目标是保证患者能够自行调节,可以采用娱乐节目或者家庭关怀的方式对其进行疏导,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整体依从性。③用药指导: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存在记忆力低下的情况,常常忘记用药或混淆药物,护理人员及家庭成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药物进行区分,避免误服或忘服情况的发生[7]。④生活指导:为合理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需要护理人员及家属督促患者适量进行运动,可通过散步、打太极等方式进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产生不适,同时严格控制运动时间,出现不良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给予相应的应急护理[8]。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整体血糖变化情况。包含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患者由自身接受护理的情况进行评定,满意:整体护理质量优质,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用药习惯,在护理的过程中未产生糖尿病并发症以及运动不适情况,患者的知识接受程度良好,能够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习惯。一般满意: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一般,患者的整体依从性以及生活、饮食、用药习惯能够在监督下进行合理控制,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产生概率和运动不适情况的产生概率约30%左右;不满意:整体护理质量较差,患者无法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和用药习惯,具有并发症以及运动不适症产生,整体发生率>70%[9]。

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依从性,包含依从、部分依从、拒绝依从三项,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依从:患者能够接受护理人员的安排,自觉进行各类检测及用药;部分依从:部分患者对护理的情况表示疑虑,依从性一般;拒绝依从:患者整体产生抗拒护理的情况,拒绝对病症进行护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统计,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s, 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s, mmol/L)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9) 10.81±3.45 6.88±1.24 14.41±3.63 8.76±2.12对照组(n=49) 10.08±3.52 9.84±2.09 14.28±3.60 11.24±2.83 t 1.037 8.536 0.178 4.910 P 0.302 0.000 0.859 0.000组别

2.2 两组患者整体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整体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整体满意度观察组(n=49) 39 9 1 97.96对照组(n=49) 31 14 4 91.84 χ2 3.869 P 0.049

2.3 两组患者整体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整体依从性对比(n, %)

3 结论

作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病症之一,糖尿病的患病率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断的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患者的每日用药,同时还需要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在青年中可能具有较高的依从性,主要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记忆力偏低以及知识接受力较差的情况,因此优质的护理内容对其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服务内容,讲解护理的必要性,从而促进护患交流,提高其认可度,最终保证患者对护理的配合性[10]。

本文通过选取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优质护理内容,可显著增加患者的整体依从性以及满意程度,同时在护理效果上,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情况,提高患者认知,从而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对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病症依从性整体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青春期病症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