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10赵翠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依从性乳腺癌护理人员

赵翠华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0 引言

在临床胸外科中,最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同时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便是乳腺癌,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1-2]。近年来,据相关调查人员统计指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发生乳腺癌疾病的患者例数不断呈上升状态,同时基本偏向于年轻化群体。现今临床针对乳腺癌疾病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乳房缺失[3]。对于手术认识不足,心理上出现恐惧感从而形成应激反应,例如: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肌缺血等[4]。所以,针对乳腺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诊的350例实行乳腺癌手术患者予以研究,针对临床胸外科中接诊的实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分析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诊的350例实行乳腺癌手术患者予以研究,根据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这350例实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将基础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应用在175例参照组实行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81岁,平均(63.8±8.4)岁。按照学历分类:85例为初中以下、42例为高中、48例为大专或以上;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175例研究组实行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年龄最小28岁,最大80岁,平均(62.9±7.9)岁,按照学历分类:95例为初中以下、39例为高中、41例为大专或以上。对以上两组实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加以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17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实行基础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知识的健康宣教,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手术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

研究组17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护理干预方式:(1)术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情状况,第一时间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疾病卫生方面相关的知识,随后通过谈话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定,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魔,彻底消除患者内心存在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术中与护士、医生的配合度。(2)术中,为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情绪变化状况,必要情况下给予与之相应的心理疏导,协助患者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当实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工作人员进行麻醉工作,让后期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增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指标变化的监察力度,若出现任何异常第一时间上报主治医生,并积极配合进行抢救。(3)术后,术毕患者被转移至病房后,护理人员提前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环境,等待患者恢复意识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治疗效果明确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并且叮嘱患者家属协同自己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心理上会出现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交谈,针对谈话中患者心理变化情况进行一对一的疏导,让患者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制定专门的康复训练计划,促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方式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加以比对。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评分问卷调查表,分发给350例患者详细讲解调查内容后现场回收,总分值为100分,0~50分为不满意,51~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分值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心理情绪按照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心理情况越差;依从性按照自制评分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依从性越高,0~50分不依从,51~80分为部分依从,81~100分为完全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护理前,两组产妇SAS与SDS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干预后与参照组产妇相对比,研究组产妇SAS与SDS评分显著偏低(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总临床护理满意度

如表2所示,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护理后与参照组相对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护理效果显著偏高(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如表3所示,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护理后与参照组相对比,研究组患者总治疗依从性显著偏高(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s, 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s, 分)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175 61.51±6.34 40.31±5.65 57.52±6.66 38.14±4.37参照组 175 60.75±6.53 55.50±2.57 58.21±6.45 49.93±4.32 t 1.105 32.374 0.985 25.382 P 0.270 0.000 0.326 0.000 SAS组别 n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总临床护理满意度[n(%)]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n(%)]

3 讨论

临床中患者乳腺腺上皮组织发生恶性肿瘤被指为乳腺癌,由于人体本身乳腺在维持机体生活过程中作用不大,所以,患有原位乳腺癌疾病的患者不会对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癌细胞极易产生脱落状态,发生转移现象,并且在患者血液以及淋巴液中肆无忌惮的进行扩散,严重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5-6]。

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来治疗乳腺癌患者,同时还会选用放化疗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其中手术方式分别包括切除术以及保乳术。其中保乳术存在及其严格手术适应证,倘若患者相关标准未达标,那么最终的结果便是将全乳进行切除,对患者的身体乃至心理上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7]。因此,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整个治疗中是极其重要的。作为女性重要部位--乳房,当乳腺切除后,患者的心理上便会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例如:焦虑和抑郁等。所以,通过对患者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势在必行的,让患者能够对疾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积极面对病魔,树立治疗信心[8]。同时,与患者家属共同配合鼓励并陪伴于患者身边,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病症,彻底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参照组产妇相对比,研究组产妇SAS与SDS评分显著偏低(P<0.05);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护理后与参照组相对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护理效果以及总治疗依从性显著偏高(P<0.05)。

总而言之,将有效的心理干预应用在临床实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可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情绪。

猜你喜欢

依从性乳腺癌护理人员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