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12-10王玉芹王丽娟王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保护性精神科品管圈

王玉芹,王丽娟,王敏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潍坊)

0 引言

品管圈就是处于自主组织、彼此启发下,使用质量管理有关的方式,对各项工作持续进行保持、改良的一种活动[1]。对于保护性约束而言,其在精神科室中是使用十分普遍的一种治疗对策,其可以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旁人,并保护好患者与其周围环境中的安全性,让各项护理、治疗都更为顺利地得到实施[2]。但是,保护性约束违背了患者自己的意愿,其是一种强制性对策,因此,很多患者都无法肯定与接受[3]。文章由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选出我院收入的108例精神障碍病例,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选出我院收入的108例精神障碍病例,没有对其实施品管圈活动;由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对以上所有患者都实施品管圈活动。男性69例、女性 39例;年龄 19~64岁,平均(41.44±10.47)岁。

1.2 方式

1.2.1 构建团队

在品管圈活动团队中,主要包括了1位副主任医师、1位副主任护师、5位主管护师、3位护师。选出了1位圈长、1位辅导者。

1.2.2 选取主题与论证

对选题进行评估,最终,明确活动的主题,即:“减少保护性约束的发生”。

1.2.3 制订出活动计划表

P:明确主题,制订出活动计划,掌握各类现状,设定出目标,制订出对策;D:实施各项对策,并对其进行检讨;C:明确效果;A:标准化地实施检讨与改良。在2018年的3~7月选出圈名、圈徽,开展各项培训,选取主题;在8~12月制订出活动计划,掌握各类现状,设定出目标,制订出对策;在2019年的1~4月实施各项对策,明确效果,对各类资料进行归整。

1.2.4 掌握现状

护士方面:对病情进行的检测不够到位,没有立即满足于患者各项合理需求;医护方面:缺少团队合作、交流有关的技巧,医师没有立即反馈患者有关的情况;患者方面:各项社会功能有所减弱,缺少对于疾病所具有的自知力;患者亲属方面:对患者所给予的关爱、激励较少,各类支持系统不够完善。

1.2.5 制订并实施各项对策

护理指导、培训:每周对护理有关的知识、技能等实施指导、培训,借助操作技能比赛,以提升理论融合至实际中的能力,制作出“心愿角”,激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各项诉求。团队配合、合作:借助各项拓展锻炼、科室文化宣教等,增强医护人员自身的团队观念。每日让医师联合护士一同进行查房,并更为科学且高效地实施交接班,借助记事栏,全方位地反馈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每周引导所有患者开展1次座谈会,告诉患者疾病有关的知识,给患者分发健康册子,辅助患者自主进行教育与管理。重构支持系统:在医患、护患间构建更为良好的关系,激励患者亲属多多地对患者进行照护、探访,给患者构建支持系统。

1.2.6 探究与改良

对品管圈活动的所有过程实施分析、研究,对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改良。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尽管保护性约束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患者缺少对于疾病所具有的自知力,所以,所引起的保护性约束依旧较多,这大多都是因为健康指导没有达标、患者各项社会功能有所减弱。在今后,应由增强健康指导、提升社会功能等更多的方面以持续性地改良、增强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以前、实施后,评估并对比所有患者保护性约束率。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以前、实施后,评估并对比所有患者WHOQOL-BREF评分,主要包括了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分数愈高生存质量也就愈优[4]。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的数据一律用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所有患者保护性约束率进行对比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于保护性约束率,较实施以前更低(P<0.05),具体见表 1。

表1 对所有患者保护性约束率进行对比[n(%)]

2.2 对所有患者WHOQOL-BREF评分进行对比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于WHOQOL-BREF评分,较实施以前更优(P<0.05),具体见表 2。

表2 对所有患者WHOQOL-BREF评分进行对比(±s, 分)

表2 对所有患者WHOQOL-BREF评分进行对比(±s, 分)

时间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领域 环境领域实施前(n=108) 11.49±1.16 11.00±1.23 14.32±0.96 13.87±1.09实施后(n=108) 15.17±1.83 14.96±1.04 19.01±0.05 18.93±1.72

3 讨论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患者总数逐步降低,这是因为保护性约束率不但与医护人员自身的能力、外部环境间相关,还与患者、患者亲属所给予的支持相关,其涉及到了护患、医患、患者与患者亲属间全方位的配合、合作[5-6]。而品管圈活动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改良,增强团队中所有队员间所进行的交流、配合,降低了约束性保护率。为此,精神科应更为关注构建科室团队,并增强各项培训,在制订出治疗方案期间,也应邀请到患者、患者亲属一同加入。在精神科中的患者大多都是长时间患病,其各项社会功能有所减弱,加之对其所进行的健康指导较为缺失,极有可能使得保护性约束无法得到下降,为此,精神科中的医护人员可以由医护协作进行查房、医护彼此提醒、记事栏提醒等更多的环境中实施标准性操作,以降低保护性约束的出现;同时,精神科还应尽早发现并对精神类疾病实施治疗,让患者的家庭多多地对患者施予关怀、激励,尽可能地防止其各项社会功能有所减弱[7-8]。

精神类疾病大多都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许多影响,而品管圈活动借助健康指导、心理开导、社会支持等许多对策,能够让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尽早得到恢复,并减少保护性约束,以增强其生存质量[9-10]。为此,精神科中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治疗期间,应更为关注重构患者的各类支持系统,并提升其生存质量,让患者的总依从度也得到提升;借助品管圈活动,所有队员在交流、团队协作、主动性、处理问题等许多方面都获得了提升,这是因为品管圈活动更为关注人这一方面的因素,借助更为科学且高效的方式以找出所需处理的各类问题,构建由上至下的质量改良模式,在进行互动期间,增强了队员自身的主动性、岗位自豪感与价值感,最终,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与质量等,让医患都能够获益[11-12]。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对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发挥出更为良好的护理作用,在临床中具有十分广泛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保护性精神科品管圈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