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20-12-10于洪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缺血性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于洪丽

(吉林省第一荣复军人医院,吉林 四平)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老龄化现象越发明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临床高发人群为老年人,老龄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1]。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会给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造成较大不适,临床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才可确保患者维持生命。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详细护理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进行此次研究,研究病例从我院医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共选取8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组成实验组与比对组,实验组与比对组患者的数量均为43例。实验组中男、女病例数分别为 22例、21例,年龄 58~85岁,平均(67.25±3.26)岁。比对组中男、女病例数分别为23例、20例,年龄60~88岁,平均(69.82±2.81)岁。比较实验组与比对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比对组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监测,对患者开展对症处理[2]。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总采取中医护理干预,中医护理的内容包含有以下几点。

(1)进行基础护理: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中需要进行卧床休养,护理人员需尽可能避免搬动老年患者,患者卧床休养期间,护理人员能够给患者准备一个轻枕头,将枕头放在患者头部下,并进行15°~30°的抬高调整,以此使得患者的静脉回流能够取得较好促进,使得患者的脑水肿取得有效减轻,确保患者的颅内压能够取得良好降低。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确保患者呼吸道能够维持通畅。若患者没有出现呕吐、呛咳与胃出血等不良症状,则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容易消化、维生素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若患者难以正常饮食,则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进行鼻饲。

(2)进行针灸与推拿: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可对患者开展针灸护理,护理人员能够选择患者的风池与风府穴位来开展针灸,同时护理人员能够结合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来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阳明穴位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还能够对患者开展推拿护理,推拿护理中主要采取揉捏、点按与叩拍等方法,护理人员在推拿护理中需注意运用柔和、轻松的手法。

(3)进行情志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焦虑、恐慌、不安等情绪,为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治疗,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开展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将疾病的发生机理、治疗机制与治疗方法等知识告知患者,并告知患者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同时护理人员还能够指导患者通过呼吸调整、听音乐或看电视等方式来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使得患者可以克服不良情绪。

(4)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展,帮助患者创建合适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若患者需卧床治疗,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肢体关节的活动方法,建议患者先进行大关节的活动,再进行小关节的活动,活动幅度需慢慢增强。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开展肢体屈伸、内收与外展等活动的方法,护理人员每日监督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确保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与比对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评分指标包含有心理评估、家庭关系、家务活动、休闲活动等,评分0~10分,评分值高说明患者具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进行数据分析时,主要运用SPSS 21.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比对组,P<0.05,具体研究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比较实验组与比对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 分)

表1 比较实验组与比对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心理评估 家庭关系 家务活动 休闲活动实验组 43 8.06±1.02 8.03±0.36 8.15±0.54 8.23±0.61比对组 43 5.08±1.12 6.38±0.69 5.09±1.03 6.10±0.72 t 6.304 7.035 6.991 7.036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的另一名称为中风,主要是患者的局部脑组织供血出现障碍,使得患者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存在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该疾病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临床需要及早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诊断,并及早对患者开展相应治疗,可明显控制患者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能够得到充足保障[4]。

常规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但常规护理的效果存在较大局限,患者难以对护理效果感到满意[5]。中医护理干预近些年常被用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中包含有针灸、推拿、情志、功能康复训练、基础护理等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改善不良症状,减轻患者因疾病而出现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有效恢复;基础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维持颅内压的正常,并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健康饮食[6]。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比对组,表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总而言之,临床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恰当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不良症状,进一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强患者生命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缺血性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