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2020-12-10张晶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体温家属小儿

张晶晶

(山西大同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 引言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好发于冬春季,不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损害其生命安全。相关文献报道:国内小儿肺炎住院大约占40%[1]。患儿的具体症状为发热、咳嗽等,因为婴幼儿年龄较小,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弱,因此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地增强临床疗效,发挥良好的作用[2]。该报告中抽取92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理想的疗效,体会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情况

选择2018年接收的92例小儿肺炎患儿给予分析,随机分两组。研究组分为2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0.6~11岁,病程1~4 d。参考组分为28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0.8~10岁,病程1~6 d。经过观察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口头健康教育、遵医用药等。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护士全面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治疗项目、疾病等情况,进而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此外,须保持温柔、良好的态度主动和患儿交谈,同时可采取讲故事、动画片、游戏等方法分散其集中力,进而缓解疾病的损害,同时可以获得其认可信赖,增强治疗配合度。此外,合理地装饰病房环境,例如放置一些玩具,可以创造舒适的环境,构建和谐的相处模式,消除恐惧情绪[3]。

1.2.2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为家属介绍有关小儿肺炎病情、治疗方法与会产生的不良症状,赢得父母的合作,有利于临床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为其讲解注意事项与自我护理的内容。提高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焦虑、害怕等负面心理。通过对患儿抚触、交流等途径进而增强舒适度与依从性,防止出现医疗纠纷[4]。

1.2.3 病情监测

小儿肺炎主要由于细菌和病毒造成,因此防止和过敏原的接触,比如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护士需要随时监测患儿的具体症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呼吸、精神状况的变化,避免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1.2.4 体位护理

患儿应该进行绝对的卧床休养,可以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如果病人发生严重的憋喘,应该选择半卧位,头部抬起,能够有效地缓解呼吸困难。如果患儿较小,护士应该引导家长将其竖直抱起,同时慢慢拍打背部,有利于保证呼吸顺畅,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如果痰液较为黏稠,采取雾化吸入进行 10~15 min/d的吸入,2~3 次 /d。

1.2.5 发热干预

患儿的体温通常在37.5~41.0 ℃,护士严格监测患儿的体温,2~4 h实施1次体温测量,若温度不高,则可使用酒精、冰袋等进行降温,禁忌幅度过大。由于患儿口腔黏膜干燥,会诱发口腔溃疡和口腔炎,因此,护理人员加强口腔干预,1~2次/d,鼓励其多饮水,饭后漱口,避免食物残渣遗留。

1.2.6 饮食和运动的干预

如果患儿呼吸异常,严重低氧并存在心力衰竭者需要禁食,呼吸正常后恢复。增强营养的补充,禁忌辛辣刺激食物,提高身体防御能力,多食热量高、蛋白丰富、易消化、清淡的半流食。多喝水,可添加金银花或板蓝根,有助于患儿体温稳定,改善口唇干裂、口腔异味与口腔溃疡疾病[6]。口腔溃疡可使用呋喃西林液漱口。此外,还需要进行有氧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早日康复出院。

1.2.7 环境护理

在病房内及科室内可备置益智玩具,提供给情绪不稳定或对医护人员存在抵触感、惧怕感的患儿,护理人员应以亲和的态度接触患儿,缓解其恐慌的心理情绪。维持病房内安静的环境,叮嘱家属应减少患儿的活动量,增加其卧床休息的时间。

1.2.8 加强巡视患儿

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果其出现焦虑吵闹、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反应,说明心力衰竭,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静脉通道并迅速为患儿吸氧,使用强心利尿剂及镇静药物;若痰液呈粉红色且为泡沫状,显示肺水肿的情况,此时使用20~30%乙醇进行湿化吸氧[7]。

1.3 指标判定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其临床疗效可分为显效、好转、无效。①显效:经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患儿咳嗽与肺部哮喘音均得到明显的减轻;②好转:经治疗1周后,体温正常,患儿咳嗽与肺部哮喘音均获得减轻;③无效:经治疗2周后,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的有效率,研究组明显强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参考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参考组,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s, n(%)]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s, n(%)]

组别 例数 患者家属满意度 患儿并发症参考组 46 90.37±2.91 3(6.5)研究组 46 98.36±1.38 0(0)P<0.05 <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属于好发于年龄低于3岁的幼儿,是临床多见的疾病,会导致患儿生长发育障碍。细菌型、病毒型以及非典型病原体十分多见,咽痛、咳嗽、发热以及湿啰音等是该疾病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因为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实施治疗的同时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从而增强临床疗效[8]。优质护理干预是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与家长的要求制定的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从而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加强对家长的健康知识教育与心理护理,促使其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有效地减轻患儿焦虑、害怕等不良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发挥良好的效果。通过结合患儿的症状表现,为其开展相应的干预手段,有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治疗、肺功能改善以及疾病康复等均具有积极意义。为患儿备置玩具或播放电视节目等可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安抚患儿紧张及恐慌的情绪。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肺炎患儿经优质护理后的有效率较经常规护理的参考组高,其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肺炎患儿中开展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疾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减少疾病对患儿肺功能产生的影响,对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提升家属满意度等均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体温家属小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