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0-12-10王晓萍董自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依从性护理人员研究组

王晓萍,董自梅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0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主要是指由心脏疾病引发的心肌损伤的病症,其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紊乱和消化系统机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本文意在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研究组50例,对比组50例。研究组年龄 40~55岁,平均(47.6±3.2)岁,平均体重(53.9±5.2)kg,男性25例,女性25例。对比组年龄41~55岁,平均(47.9±2.9)岁,平均体重(54.1±5.1)kg,男性25例,女性25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金标准;(2)两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详细过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肝、肾等其他内器官疾病者;(2)有严重认知障碍者;(3)有遗传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知识宣传、用药护理、病情护理以及出院护理等。(1)健康知识宣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以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结合成功案例对患者进行讲解,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用药护理: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医嘱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对其详细讲解药物的药性和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3)病情护理:按照药物治疗的疗程对患者病情进行记录,当患者在药物使用中出现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时,及时联系相关医务人员对其展开及时的救治措施。(4)出院护理: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出院注意事项,具体包括: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以清淡食物为主等。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叮嘱患者按时返院复查。

1.2.2 研究组

在对比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具体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采取24 h持续监护的方式,尽量多地与患者接触,降低患者因疾病或医院出现的压抑情绪,使患者的治疗能够更好地展开。随后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出现消极、郁闷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鼓励,出现恐惧、暴躁等过激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安抚、纠正。此外,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治疗环境进行改善、播放轻音乐等方式也能达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国际生活质量评定表为参考,满分为100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其中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研究组 50 92.6±3.6对比组 50 79.6±2.8 t 20.155 P 0.001

2.2 两组患者依从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依从率。其中研究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依从率对比[n(%)]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紊乱和消化系统机能下降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症,以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病因颇为驳杂,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心脏疾病是引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目前临床治疗其最主要的方式是药物控制[2]。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通过对患者心理进行全方位且有针对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此使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增加了患者依从性,最终达到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目的,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加患者依从性,大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此外还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依从性护理人员研究组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