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非整瓶(支)用量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10张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差错率调配药师

张鑫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0 引言

随着静脉药物用药量以及用药频率的上升,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出现使得现阶段医院内静脉药物均可在此处完成集中调配,保证了静脉药物配制的规范,并便于临床对此种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促进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与有效[1]。但若仅为非整瓶(支)用量静脉药物的集中调配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导致静脉药物的调配有效率与差错率均无法有效满足实际临床预期,需要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提升整体管理质量与效果[2]。PDCA循环是一种经过实践较为有效的提升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其通过将所有工作内容进行预先计划,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实行,其后根据执行后工作质量寻找现有的工作计划漏洞并改善,以此达到逐渐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的目的。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PDCA循环在非整瓶(支)用量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展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此2年时间段内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医师共12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药师根据双盲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6名药师,男2名,女4名,平均年龄为(29.87±4.23)岁,平均工作年限(6.27±1.67)年;对照组共6名药师,男3名,女3名,平均年龄为(30.13±4.09)岁,平均工作年限(6.14±1.59)年。将两组基本资料互相比对,其结果无差异(P>0.05)。所有研究对象已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药师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药师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具体管理方法如下。

对照组:制定相应的静脉药物调配规范,详细规定药师在工作期间,对各种静脉药物的调配方法、流程、步骤等,并规定药物的入库、出库需要详细记录,并注意记录详细,保证可根据记录完成对药物的追踪。

观察组:根据PDCA循环首先针对现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规范进行详细分析。找到其中的不足,进行相应补全,保证规范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其后根据PDCA循环完成工作流程的制定。P即是计划:针对现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整体工作效率进行计划。优化现有静脉药物的配置流程,尽量去除不必要的流程,缩短整体药物配制时间,提升配置效率。其后严格规范相应的药物出库入库,加强对药物的来源、去处的记录。其后D即是执行,根据与现制定好的配置中心相关规范进行严格执行,并保证每日对当天的执行情况进行讨论分析。C即是检查,根据每日对配置中心规范执行效果的分析进行讨论,从而检查此规范内容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将不合理的规范找出,同时确定合理有效的规范,将其一同记录。A即是处理,将不合理的规范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及时改善规范内容,保证次日的工作效率可进一步提升,对于无法处理的问题则应当详细记录并提交至下一个循环进行解决。整体循环在工作开始第1周需至少完成3次,其后每周减少1次,至少每周1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药师经过管理干预后其药物调配效率、差错率以及服务满意度。服务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问卷完成调查,该问卷主要包括对药师配制药物的效性、服务态度、供药及时性等方面,由随机挑选的100名用药人员完成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80~100分记为满意,60~79分记为较满意,60分以下记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人员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软件完成对所有数据的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药师药物调配效率、差错率比对

将两组药师管理后药物调配效率与差错率互相比对,结果显示观察组药师药物调配效率、差错率明显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药师药物调配效率、差错率比对(±s)

表1 两组药师药物调配效率、差错率比对(±s)

组别 例数 调配效率(min/组) 调配差错率(件/月)观察组 6 1.49±0.43 3.45±0.55对照组 6 2.17±0.36 8.43±0.57 t 2.970 15.400 P 0.014 0.001

2.2 两组药师服务满意度比对

比较两组药师的服务满意度情况,其中观察组药师较对照组药师服务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药师服务满意度比对[n(%)]

3 讨论

随着各种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现阶段临床对于静脉药物的需求量亦在逐渐增加。由于大部分静脉药物自身特性,需要即用即配,因此保证静脉药物调配质量,即可有效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自身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体疗效。通过设立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将专门安排药师进行静脉药物的调配,便于医院对此类药物的调配和使用进行管理,从而提升静脉药物调配的效率与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静脉药物调配过程相对复杂,且部分药物的调配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对药师的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临床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受限于药师技能知识水平较低、工作流程不规范、管理方法不科学等,无法满足实际预期。需要针对现有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管理实施高效的管理方法,提升静脉药物的调配质量与效果,以此达到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

PDCA循环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此种方法将工作步骤划分为4大类,分别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3]。其中计划即是针对现有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工作前制定详细且完备的计划,同时需要针对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与解决,避免相同问题的再犯,以此指导工作的实施,保证工作的条理性与有序性。其后在执行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计划的工作内容完成工作,其后检查阶段即是对执行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了解发生此种问题的原因,以及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对整体工作质量的影响。同时,还可肯定执行阶段中做的好的部分,将其保留,以逐渐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最后是在处理阶段,将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并将无法改正的问题纳入下一循环中进行改正,使得整体工作质量在多个循环后逐渐提升,达到改善工作效率与质量的目的[4]。

现阶段临床由于恶性肿瘤疾病患病率的增加,致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重要性亦逐渐增加。通过对所有静脉药物进行集中调配,可保证此类药物的集中制备与管理,同时由于调配中心需要专门的药师进行制药,亦便于医院对于此类药师培养、管理,有利于提升药师的技能知识水平,提高药物调配质量。但由于此类药物在实际调配中,普遍存在药物调配速度较慢、差错率较高、整体药师服务质量偏差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干预,提升药师的工作质量[5]。

通过将PDCA循环应用至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将逐渐改善调配速率较慢、差错率较高以及整体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使药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进一步提升,达到提高整体药物质量以及后续治疗效果的目的。

本次研结果显示,通过干预,观察组药师药物调配效率、差错率、服务满意度均较对照组药师更佳,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此种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可有效改善静脉药物调配的质量与效率,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是一种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非整瓶(支)用量静脉药物集中调配药师实施PDCA循环可有效提升钥匙的药物调配效率、服务满意度以及降低药物调配差错率,是一种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管理方法。

猜你喜欢

差错率调配药师
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非整支用药调配干预中的应用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养猪饲料巧调配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临床观察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