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承气汤结合增液汤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2-10朱红良李彩芸葛发英祁俊英魏有霂马录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承气汤证候疗效

朱红良,李彩芸,葛发英,祁俊英,魏有霂,马录山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中医医院,青海 海东)

0 引言

便秘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症,其是一种复杂的症状而非独立存在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体力活动与食量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因素、肠道病变等方面因素也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1]。便秘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与排便次数减少,还可伴随食欲缺乏、腹胀、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在各类疾病的治疗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本次研究将我院近期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一般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中医汤剂治疗,对比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一般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将接受常规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另27例接受大承气汤联合增液汤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中。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 12例,年龄 50~70岁,平均(67.36±1.36)岁,病程1~18 d,平均(9.14±5.24)d;观察组中,男性 15 例,女性 12例,年龄 50~71 岁,平均(67.66±1.44)岁,病程 1~20 d,平均(10.25±5.74)d。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及病程等方面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即有可比性。本研究内容及程序完全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便秘。②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相关文书。③患者依从性较高,能配合相关检查与治疗,完成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③对本次研究用药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④在本次研究开始前1周内接受过抗便秘药物治疗,影响研究疗效判定者[2-3]。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给予便通胶囊(生产企业: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0071,规格:0.35g/粒),口服,2 粒 /次,2 次 /d。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给予大承气汤结合增液汤:(1)方药组成:芒硝 10 g、枳实 12 g、生大黄(后下)12 g、厚朴 15 g、玄参 10 g、麦冬 15 g、生地 15 g、甘草 10 g;(2)随证加减:①对于伴有气滞、舌苔薄腻以及脉弦者,可加木香10 g、乌药6 g;②对于伴有热结、舌红苔黄以及脉数者,可加麻仁10 g、赤芍10 g;③对于伴有寒凝、舌淡苔白以及脉沉迟者可加肉苁蓉10 g、吴茱萸10 g;④对于伴有气血阴阳亏虚、舌淡以及脉虚或细涩者,气虚加生黄芪20 g、生白术10 g,血虚加当归10 g、杏仁10 g。上方药入清水煎煮,取药汁400 mL,分早晚服用,1日服1剂。

两组患者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按患者实际病情,可服用2~3个疗程。2个疗程服后进行疗效判定。两组治疗期间均进行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多食蔬菜瓜果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忌食肥甘厚腻与辛辣生冷之物[4-6]。

1.3 观察标准

疗效判定:本次研究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①痊愈:经治疗,便秘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性质转润,排便通畅,短期内未见复发。②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大便性质转润,偶尔排便有轻微障碍,不影响日常生活。③有效:经治疗,相关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大便性质转润,但排便仍有一定障碍。④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7]。

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腹胀腹满、临厕努挣、食纳不佳、嗳气频作、口苦口臭)进行对比,中医证候积分采取三分制,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微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腹胀腹满、临厕努挣、食纳不佳、嗳气频作、口苦口臭等方面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各项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中医候诊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

症候 时间 观察组(n=27)对照组(n=23) t P腹胀腹满 治疗前 2.74±1.36 2.80±1.25 0.161 0.873治疗后 0.53±0.77 1.32±0.54 4.128 0.000临厕努挣 治疗前 2.66±1.05 2.69±1.36 0.088 0.930治疗后 0.67±0.89 1.36±0.97 2.622 0.012食纳不佳 治疗前 2.84±1.15 2.77±1.25 0.206 0.838治疗后 0.57±0.97 1.25±0.52 3.012 0.004嗳气频作 治疗前 2.86±1.28 2.97±1.36 0.294 0.770治疗后 0.66±0.58 1.26±0.38 4.243 0.001口苦口臭 治疗前 2.33±1.34 2.47±1.58 0.335 0.738治疗后 0.87±0.39 1.32±0.87 2.420 0.019

2.3 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过程中,与药物相关或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对照组患者1例发生腹泻,1例有腹痛表现,2例有恶心表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1例发生轻微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所有患者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均自行消失。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欲便而艰涩不畅或是排便时间延长的病症,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便秘发病率明显增高,有流行病学统计称老年人便秘发病率高达15%~30%,而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来说,便秘发病率更是高达80%[8]。

便秘在中医学中属于“阴结”“阳结”或“脾约”的范围,便秘发病原因主要有外邪犯胃、情志失调、禀赋不足、饮食不节等,以气滞、热结、寒凝、气血阴阳亏虚致肠道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便秘病位在大肠,大肠的正常传导需要气之推动,血之濡润、津之滋润,而当外邪犯内,导致气虚,气虚致血滞,血滞则津亏,最终导致肠道失濡、胃燥肠枯,排便犹如无水行舟,便秘则生。因此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是治疗本病症的重要原则。

本次研究中大承气汤一方出自于《伤寒论》,是峻下热结之名方,主治热结旁流证,而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卷二,是治燥名方,主治无上焦证、阳明温病,具有增水行舟之效。临床多用于温热病、津亏肠燥、便秘等阴津不足之症的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接受重要汤剂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更少,临床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承气汤证候疗效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经方实验录》大承气汤医案浅析*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