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20-12-10樊俊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神经功能

樊俊英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 引言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压力增加以及作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我国急性脑栓塞患者逐年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更为显著[2],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但此方面研究样本数量有限,仍缺乏相关临床依据。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评价,研究急性脑梗死疾病通过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希望能为临床急性脑梗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和临床依据,现将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神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与研究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42~77岁,平均(54.52±5.65)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43~78岁,平均(54.74±5.42)岁,采用统计学分析研究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常规资料,结果得出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所有神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研究中,且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他汀调脂、稳斑治疗等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待患者入院后,立刻给予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尿激酶100万U,30 min内滴注完成,后给予患者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温水送服,每日1次,持续治疗10 d。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的治疗结果和神经缺损情况等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3个部分,显效、有效及无效。无效症状包括:患者通过阶段性治疗后,脑梗死症状等无任何改善;有效症状包括:患者通过阶段性治疗后,脑梗死症状等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显效症状包括:患者通过阶段性治疗后,脑梗死症状等显著好转。每一项符合的临床指标经计算后得出百分率,将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得到总有效率。通过应用NIHSS评分量化表对患者的感觉、意识、反应与神经功能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NIHSS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关数据与相关指标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经过t检验,并以(±s)显示,计数资料经过χ2检验,并以率(%)显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脑梗死治疗方式比较,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80例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

经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更高,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n(%)]

2.2 80例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经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更低(P<0.05),详情如表 2所示。

3 讨论

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脑梗死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逐年升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3]。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作为个性化的急性脑梗死疾病治疗措施,其主要通过给予患者适量注射用尿激酶混合于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4]。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可给予患者他汀调脂、稳斑治疗等措施[5]。由于尿激酶从健康人尿中提取,是酶蛋白中的一种,其形成的纤溶酶可使患者血块内的纤维蛋白分解,提高血块液化速度[6]。同时尿激酶应用于人体没有毒性,患者使用后不易发生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7]。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s)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0 8.46±1.42 5.43±0.86对照组 40 8.42±1.43 6.74±0.93 t 0.126 6.541 P 0.901 0.001

此次研究对神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神经缺损情况改善效果欠佳,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通过记录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结果和神经缺损情况等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更高,说明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更低(P<0.05),说明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具备良好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8]。

研究结果表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此研究中比常规脑梗死治疗的作用更佳,对于患者急性脑梗死病灶的转归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更多的推广和研究。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神经功能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