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2-10黄立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结石胆囊

黄立强

(吉林省安图县中医医院,吉林 安图)

0 引言

临床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较为常见,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可能是胆囊管受到结石阻塞,导致局部黏膜糜烂、严重水肿,引发梗阻,进而使患者出现胆囊急性炎症[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上腹部出现以胆囊区为主的持续性疼痛,部分发病者还同时伴随着右肩胛区牵涉痛,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还可能同时伴随着一些全身性症状的发生,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轻度黄疸[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人们生活变好,对于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的摄入量较过去明显增加,有数据发现胆囊炎及胆结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3]。该疾病的发生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目前临床上常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患者,主要目的在于将发炎的胆囊进行切除,从而实现对病灶区域的彻底清除,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本研究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结石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中,女23例,男27例,年龄22~63岁,平均(46.18±6.72)岁;对照组中,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23~64岁,平均(46.22±6.81)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不存在精神疾病史,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者;②在收治入院后,进行检查,所有患者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者;②存在全身性血液疾病者;③肝、肾等脏器病变严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收治入院后均进行相应的检查。给予对照组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使患者采取仰卧位于病床上,为患者进行麻醉。于其右肋下缘做一切口,长度为10 cm左右,将其腹腔打开,将胆囊周围粘连进行分离,将胆囊三角解剖后,确定患者的胆囊及胆总管情况,将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切断,之后为患者进行炎症部位的切除,最后采用电凝止血,将引流管置入进行引流,将患者的腹腔逐层关闭。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使患者采取仰卧位于病床上。首先在全麻后将CO2气腹建立,调节气腹压力为10~15 mmHg。之后选择患者的肚脐上缘部位,做一观察孔用于放置腹腔镜,选择剑突下方作为手术的操作孔,同时需要在右锁骨中线、腋前线以及肋缘下方做副操作孔,用于手术器械的放置,以便为患者进行胆囊的切除,手术完成后将引流管按照手术操作规定放置后,将切口缝合。两组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均给予抗生素避免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排便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胆漏以及胆管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s)

排便时间(h)观察组 50 40.16±3.47 16.07±2.19 18.26±3.52 30.05±6.27对照组 50 68.42±5.65 79.36±10.13 23.51±5.35 39.82±7.71 t 30.138 43.181 5.797 8.931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手术进行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

2.2 术后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结石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疾病,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5]。该疾病的病理机制在于胆囊管受到小块结石的堵塞,导致胆囊内胆汁外排受阻,蓄积量过多,导致胆囊张力增大,若患者发生细菌感染,将会引发炎症性病症的出现[6]。临床上急性结石性胆结石的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充血等。患者一旦发病,需要立即就医干预病情的发展。过去临床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结石通常采用的是常规的开腹手术,但在这样的传统手术下,需要做较大的切口,将患者的腹腔打开进行炎症胆囊的切除,虽然这种方式也能有效地清除炎性组织,但却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术后的恢复时间也较长,且患者术后还可能出现较多的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差[7]。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腹腔镜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该种手术方式下所做的切口较小,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通过腹腔镜的置入,能够在小切口的条件下,获取开阔的手术视野,为患者进行胆囊的切除[8]。腹腔镜手术能够借助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腹腔镜置入患者的腹腔内部,能更加清晰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手术操作者也能通过腹腔镜,在切除胆囊的过程中,避开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了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且在腹腔镜下,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操作人员能通过腹腔镜了解患者的胆管组织周边情况,若发现局部出血的点,可进行及时的止血处理,且能具有针对性地冲洗出血点,能有效避免局部血液机化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较传统手术方式,腹腔镜大大降低手术的难度,使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降低,患者于术后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留下的瘢痕小、切口小、伤口愈合快,临床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结石性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微创手术下患者的恢复更快,且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哪些胆囊“要不得”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