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0-12-10胡建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通气

胡建国

(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张家港)

0 引言

近年来患上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患病后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1]。慢性肺心病,即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实质是属于肺部疾病,是较为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于老年患者之中,尤其是在寒冬季节对于患者影响更大。据有关临床资料显示该病具有较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并且此类疾病随着病症的深入发展常常容易伴随出现呼吸衰竭,并且通常还伴随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及目标器官受损,出现呼吸衰竭是致使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临床表现发展较快,病情容易反复,因此需要及时观察病情[2]。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点在于减少患者呼吸负荷,因此本次研究选用了无创正压通气进行辅助治疗,并且特别选取8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得到了较为科学有效的成果,现报道如下[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严格遵循随机、双盲的原则进行有效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2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50~83周岁,平均(64.69±2.03)周岁;观察组中2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51~82周岁,平均(65.09±1.98)周岁。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并下发的《肺心病诊治指南》,并且临床出现呼吸衰竭表现。本次研究是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并且所有患者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还应当排除:(1)严重精神疾病难以有效沟通患者;(2)严重脏器受损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患者入院立即进行平喘以及解痉治疗,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兴奋,并且需要对其进行消炎药物的使用,还应根据患者表现进行持续性供氧,增加使用支气管扩张器以及糖皮质激素,可选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需要实时注意患者酸碱以及水电平衡,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的训练。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1)仪器选用美国伟康呼吸机器,选用鼻面罩方式进行正压通气,可以避免气管插管增加对于患者的伤害;(2)治疗前应当提前同患者进行深入的指导交流,告知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意义、作用以及优势,提前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初始憋气表现出现,影响患者耐受性,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3)首先指导患者采用舒适的坐卧体位,然后对仪器各指标进行有效调控,呼吸频率保持在20次/min左右,数值在9 cmH2O,吸气压力保持在1.20 kPa左右,呼气压保持在0.40 kPa左右,氧流量在8 L/min,并且应当连续治疗1 d以上;(4)如若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应当逐渐减少使用频率,更改为间断使用,连续治疗3 d后即可暂停治疗。

1.3 效果判定

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检测患者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并且治疗效果中总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VC%、FVC、PEV1、LVEF以及SV等指标中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s)

组别 例数 VC% FVC(L) PEV1(L) LVEF(%) SV(mL)对照组 40 71.09±5.18 2.92±0.41 2.25±0.34 45.08±3.40 71.07±5.34观察组 40 80.36±5.89 3.80±0.47 2.97±0.46 52.04±4.25 79.83±6.35 t 13.570 1.474 1.390 10.303 11.258 P 0.000 0.011 0.000 0.000 0.002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n(%)]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原本就具有常见、高发的特点,一旦患病后容易出现反复咳嗽、咯痰以及气短等表现,并且还容易诱发多种严重疾病,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即是呼吸衰竭,这也是造成慢性肺心病患者残疾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4]。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中老年人中出现此类疾病的患者数量高达6%,在秋冬季节很多患者难以承受疾病折磨,目前已然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5]。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还具有一定进展性,并且极其容易感染致使病症反复,影响多个器官组织功能。

本次研究特别在传统基础药物治疗之中增加了无创正压通气,此类治疗方式是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急救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以往的人工通气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对于患者身体具有一定损伤,部分患者更加难受,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6]。而无创正压通气是利用面罩或者口罩等方式为患者进行呼吸支持,避免对器官进行损伤,对于患者而言是没有实际伤害的[7]。在使用过程中呼吸机将提供的空气-氧气混合的气体送入患者体内,致使患者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压始终高于大气压,减少了自身呼吸过程中的负荷以及压力,使体内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正常。通过本次研究所得数据我们直接观察到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后各项功能的水平数据是趋于正常的,但是此类治疗方式的具体应用后是否具有负面作用是需要进行深入探究的[8]。

综上所述,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肺心指标,改善呼吸功能,并且安全无创,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

猜你喜欢

肺心病呼吸衰竭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