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分析

2020-12-10刘振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膝关节

刘振学

(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河北 沧州)

0 引言

临床上,膝关节骨创伤属于急性进展性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主要为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1]。随着我国交通、工业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愈发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各种事故的发生风险,临床上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人数也呈现出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膝关节骨创伤不仅对患者日常活动造成了阻碍,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也较大,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过去,常规的开放手术常被应用于膝关节骨创伤的治疗中,但由于该种手术方式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采用这种方式治疗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导致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不理想[3]。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技术也逐渐成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就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为(46.03±8.74)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46.01±8.72)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未患有精神疾病,言语意识清晰;②无手术禁忌症存在的患者;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在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患者;②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严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手术前可采用石膏或固定套将患者的患肢进行固定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法为患者实施麻醉,并将止血带准备好。在患者膝关节间隙上缘髌腱旁做一切口,长度为1 cm,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保证关节镜下的视野清晰,将关节镜置入其中,对患者通道周围的组织,包括凝血块、滑膜等进行清除。采用关节镜对患者的交叉韧带、半月板及软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探查,若患者的关节内存在骨块位移、塌陷等情况,则经骨道为患者进行微创复位。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复位方式,如患者为髌骨横形骨折,则采用2把尖齿复位钳开展复位工作,采用圆枚克氏针穿入后,在患者的髌骨上下位置的极克氏针出入点做一切口,经皮下隧道将钢丝置入以此将张力带进行固定。若患者的骨折类型为股骨单踝骨折,则首先在患者的骨折块上将克氏针插入后进行复位,辅助复位方式选择骨盆复位钳经皮挤压法,最后采用2~3枚克氏针进行固定。术后为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冰敷及踝泵训练,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开展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出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效为关节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患者的关节功能趋于正常,但偶尔会出现疼痛;无效为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未出现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对比两组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以10分为满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栓、感染及炎性疼痛[5]。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s)

出院时间(d)观察组 30 72.36±10.58 88.16±11.35 6.03±1.89 8.33±2.86对照组 30 88.64±11.29 133.75±12.86 12.18±2.68 13.98±4.22 t 5.763 14.558 10.272 6.071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手术进行时间(min)术中出血(mL)骨折愈合时间(d)

2.2 治疗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 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n(%)]

2.3 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s)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VAS评分 治疗后VAS评分观察组 30 5.46±1.48 1.16±0.35对照组 30 5.51±1.47 3.75±1.02 t 0.131 13.155 P 0.896 0.000

2.4 并发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导致膝关节骨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机械损伤、交通事故以及剧烈运动等,大多数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病情都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就医治疗[6]。膝关节是人体中的重要承重关节,膝关节功能的好坏以及关节部位的稳定性会对人的负重以及行走等日常活动功能造成重要的影响[7]。由于膝关节的结构特殊,在出现骨创伤后,关节的恢复速度较缓慢,加上过去受医疗技术的限制,常采用开放手术这种治疗方式为患者开展治疗,过去,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差,且患者在治疗后,感染率较高,预后效果也不理想[8]。微创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顾名思义微创即微小的创伤,将微创技术应用于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治疗中,给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关节镜微创手术中通过关节镜,医师能获取患者关节部位更加清晰的视野,无需再采用开放手术将患者关节腔充分暴露进行观察[9]。通过关节镜,医师能对患者的关节内部损伤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且该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软组织造成的创伤更小,不会破坏患者的关节功能,对于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更加有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促进临床效果提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关节镜微创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