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

2020-12-10王清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体征

王清华

(丹阳云阳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0 引言

小儿支原体感染通常是指一种比细菌小,同时比病毒稍大的微生物感染,常见的病原为肺炎支原体,由于病症主要特征表现为发热、畏寒等情况[1],患儿家属通常可能以一般感冒等病症处理。因此容易被忽视。该病症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需要及时对患儿进行治疗,病症的迁延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儿身体健康[2]。在临床的治疗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病症进行处理,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作为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用药,均能够对病症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3],但对比而言,红霉素的效果更好,并且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4],现通过选取2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现调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相关部门批准,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录的2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儿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53例,年龄 1~10岁,平均(5.63±2.72)岁,观察组男性患儿 64例,女性患儿36例,年龄2~10岁,平均(6.15±1.96)岁。对比两组患儿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接受治疗的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②通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未获得有效治疗;③存在一定的呼吸道感染情况。

排除标准:慢性呼吸道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用药,用药方式和剂量为20~30 mg/d,1次/d,红霉素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5]。

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给予患儿10 mg/kg/d阿奇霉素混合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保持1次/d,共计治疗5 d后停止用药并改为10 mg阿奇霉素口服3 d,随后再次停药4 d,以此作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整体有效率:显效为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相关并发症产生,经过相关检查显示血常规数值正常,呼吸道感染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有效为患儿在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严重并发症产生,同时在相关检查中显示血常规数值基本正常或偏高,呼吸道感染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无效为患儿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出现部分并发症,血常规数值偏高,同时呼吸道感染现象未得到好转[7]。

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包含体温下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影像学异常恢复时间[8]。

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包含胃肠道异常、静脉炎以及过敏现象[9]。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儿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整体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两组患儿整体治疗有效率的对比情况,观察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整体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对比情况,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变化明显慢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对比(±s, d)

表2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对比(±s, d)

影像学异常恢复观察组(n=100) 4.26±1.92 8.98±2.27 8.12±2.76 15.62±3.81对照组(n=100) 1.54±0.81 5.67±1.19 5.66±2.23 10.68±4.24 t 13.053 12.915 6.933 8.666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体温下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两组患儿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小儿支原体感染的具体表现通常包含发热、咳嗽、头痛、畏寒等,并且通过对患儿的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会呈阳性,另外胸片的特征轻微[10-11]。通常情况下该病症根据发展程度的不同会损害患者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部位,从而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12]。两种药物均能够通过与细菌细胞中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阻碍细菌转肽过程,药物具有半衰期,因此持续时间较短。服药后血药浓度较高,对支原体血症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13]。根据药效分析,药物在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浓度不足,无法抑制肺组织支原体,同时会产生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14],阿奇霉素为半合成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组织渗透性高、抗菌活性强、抗炎能力强的优点,药物半衰期长,作用时间相对较长,该药物不会使P450细胞色素参与作用,能够降低肝肾损害,但由于阿奇霉素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时,药效慢,不良反应多,因此使用性相对较低[15]。

本文通过选取2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整体有效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变化慢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虽然大环内酯类药物能够对小儿支源性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整体疗效对比,使用红霉素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的效果更佳。

通过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可以看出,采用红霉素治疗的患儿可取得更高的治疗有效性,同时在各项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时间对比情况中,均优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阿奇霉素,因此在进行用药时,需要根据患儿的耐受性、患儿及家属的意愿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体征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出发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饭后1小时服用红霉素效果佳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