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时代人大助力生态治理的“灌云新实践”

2020-12-10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杨絮灌云县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一直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生态环境领域的监督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坚持用人大的力量守护生态,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探索人大助力生态治理的“灌云新实践”,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灌云”作出重要贡献。

助力杨絮治理,焕发监督“新效能”

杨絮纷飞不仅造成空气污染,危害市民健康,还极易引发火灾,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从2017 年开始,灌云县人大常委会把杨絮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的重点,以一督一届的“钉钉子”精神持续推动杨絮污染防治。

灌云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快杨絮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为让《决定》落地有声,灌云县人大常委会实行县镇两级人大联动监督,每年县镇两级人大都会组织对杨絮污染防治的专题视察,推动县镇两级政府制定出台杨絮污染防治的具体实施方案。在灌云县人大常委会的常态化监督下,县镇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开展全面治理,杨絮污染防治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在一系列的监督“组合拳”下,春夏之交的“杨絮飞雪”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维护饮水安全,注入监督“新活力”

一方晴天,一潭碧水,这是宜居生态的底线。为了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饮水安全”,实现“美丽灌云”的美好愿景,灌云县人大通过专题视察、执法检查、召开约见会等方式,不断为饮水安全注入监督“新活力”。

直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开展专题视察,提出视察意见一针见血: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等。直面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并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关建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自来水水质问题,首次召开约见会。

推动旅游发展,增强监督“新实效”

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灌云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作为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的重中之重,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主线,打造“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意真灌云”旅游品牌。

为全面了解全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态势,灌云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对全县旅游景区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推动景区建设加速推进。2019 年初,灌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了部分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全县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关于加大投入,推动全县旅游向更高水平发展”“关于持续加大伊芦山景区建设和投入”等议案,综合形成了《关于全面推进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议》,并全票通过会议表决,标志着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了坚强的法治保障。通过“主任接待日”聚焦旅游发展主题方式对《决议》进行持续跟踪监督,进一步推进全县旅游产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回应人民关切,努力让全县人民都能呼吸清新的空气、喝干净放心的水、享优良的生态环境。”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辉表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丽画卷将是灌云的生态愿景。

猜你喜欢

杨絮灌云县人大常委会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江苏灌云县“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
浅析灌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对灌云县人才市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五月的“雪”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杨絮这个家伙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
惹祸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