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内静脉置管导管感染原因分析

2020-12-09成艳哲

关键词:消毒液无菌导管

成艳哲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 100041)

血液透析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一种肾脏替代疗法,其要求患者必须具备理想的血管通路,长期静脉置管的方式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方便快捷、血流量大等优势,特别适用于不能创建内瘘或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备受肯定。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独特优势表现在留置时间长、操作方便、位置开放、可重复置管、栓塞发生率低等方面,但感染问题依然未得到妥善解决[1]。本文抽取在我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例颈内静脉长期导管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例颈内静脉长期导管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37~81岁间,平均(48.2±5.6)岁。其中糖尿病5例,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多囊肾2例。

1.2 分析感染原因

(1)患者方面的因素:①未采取有效的保护导管的措施,个人卫生习惯不佳,汗液污染辅料贴;②敷料贴或胶布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引起的皮肤过敏现象,出现破损、溃烂后频繁搔抓,导致皮肤感染;③机体抵抗力弱,存在营养不良问题,高磷、贫血严重,导致皮肤瘙痒、干燥症状,用手抓挠造成导管四周皮肤出现溃烂、感染;④插管部感染灶出现且周围出现感染灶扩散的情况;⑤全身感染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导致病原菌经血液流入导管。(2)护士方面的因素:①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缺乏无菌意识。无菌操作不恰当,导管未进行严格消毒,手卫生不达标;②导管接口处多次打开引起污染;③未高度重视观察、评估导管周围皮肤的重要意义,皮肤早期有红肿、破损、过敏现象出现时宣教指导、护理工作不到位;④皮肤消毒液超过规定使用期限、消毒液瓶盖未拧紧或无菌操作不严格,污染现象严重;⑤未开展全面性的宣教指导,缺乏导管居家护理认知。

1.3 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需尽早观察患者有无导管周围皮肤溃烂或感染的情况,做好评估和记录工作,高度重视皮温过高的情况;(2)对于轻度导管周围皮肤感染的情况,如若有红、肿、热、痛症状出现,应采用碘伏进行反复消毒,碘伏干后将百多邦涂抹在局部,覆盖上无菌纱布。导管周围皮肤感染比较严重的患者,伴随脓性分泌物流出和组织坏死的情况,需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清创,再使用庆大霉素湿敷伤口。伤口处滴上2~4滴庆大霉素后,覆盖上滴有少量庆大霉素的无菌纱布,再以胶布进行妥善固定,保证每天1~2次的换药频率;(3)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症状出现后,需从导管处进行抽血血培养,清除周围渗血、血痂,严格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并以肝素盐水封管;(4)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要求其必须严格遵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切实提高手卫生、消毒隔离达标率。为患者透析前需对双手进行严格清洗,佩戴好无菌手套。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连接管路。提供清洁、卫生的透析室环境,积极落实出入管理制度,对家属陪护人员数量加以限定,每天保证2~3次空气臭氧消毒,同时每天要擦拭地面、室内物品2-3次,对医疗、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清理。碘伏消毒液、透析包等要按照正确步骤使用,避免发生污染。

2 结 果

28例患者中护士因素导致的颈内静脉置管为12例,百分比为42.9%,患者因素导致的颈内静脉置管为16例,百分比为57.1%。

3 讨 论

对血管透析患者而言,保证血管通路畅通方可确保血液透析工作顺利进行。长期导管的提出为创建动静脉内瘘困难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导管感染的问题需要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和观察,明确感染原因,并以感染原因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轻患者身心痛苦[2-3]。

综合上述分析,颈内静脉置管导管感染主要是由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可显著降低感染率。

猜你喜欢

消毒液无菌导管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84消毒液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对萼猕猴桃无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