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拉鲁肽、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020-12-09

关键词:脂联素利拉鲁腰围

纪 伟

(河北省邢台沙河市人民医院心,河北 邢台 054100)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1月止诊治的74例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7例,男女性别比为19/18,年龄区间处于47~72岁,均值(60.4±1.5)岁,BMI 24.6~32.5kg/m2,均值(28.4±0.3)kg/m2。对照组:37例,男女性别比为20/17,年龄区间处于45~74岁,均值(61.2±1.2)岁,BMI 24.4~33.2kg/m2,均值(28.5±0.4)kg/m2。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即每日三餐之前均给予门冬胰岛素行皮下注射,0.5~1.0 U/kg*d;同时于每日晚间睡前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行皮下注射,注射计量需根据患者的体质量、血糖水平以及饮食情况等确定。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治疗,同时胰岛素的应用剂量均减半,利拉鲁肽行皮下注射,患者初始注射计量0.6 mg/d,观察7日后若无不良反应则可增加到1.2 mg/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评估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包括BMI、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脂联素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前BMI为(28.4±0.3)kg/m2,腰围为(105.43±8.62)cm,空腹血糖为(11.57±1.19)mmol/L,餐后2h血糖为(18.75±2.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43±1.62)%,血清脂联素为(10.31±1.29)mg/L;对照组治疗前BMI为(28.5±0.4)kg/m2,腰围为(104.95±8.77)cm,空腹血糖为(11.49±1.23)mmol/L,餐后2h血糖为(18.43±3.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45±1.51)%,血清脂联素为(10.40±1.19)mg/L。两组治疗前各临床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为(25.16±1.42)kg/m2,腰围为(96.42±5.13)cm,空腹血糖为(6.81±1.03)mmol/L,餐后2h血糖为(8.43±1.1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40±0.24)%,血清脂联素为(7.12±1.24)mg/L;对照组治疗后BMI为(28.03±4.59)kg/m2,腰围为(102.43±6.73)cm,空腹血糖为(7.96±2.15)mmol/L,餐后2h血糖为(11.42±1.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03±0.46)%,血清脂联素为(8.24±1.14)mg/L。观察组的BMI、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使得肥胖患病率持续上升,同时肥胖也是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各类慢性疾病等危险因素。有研究中发现,肥胖患者患有糖尿病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约2~4倍,目前临床中对于新发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人多运用短期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胰岛素分子能够和肌肉及脂肪细胞内胰岛素受体相结合,可改善细胞在葡萄糖中的吸收和利用率,并且能够对肝脏葡萄糖输出形成良好抑制作用,因此可改善患者胰岛功能并实现降糖效果。然而针对肥胖患者该治疗方案可能导致其体质量进一步增加,并且还可能诱发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特别是长时间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利拉鲁肽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能够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模式对胰岛素分泌形成刺激,并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胰岛功能,并达到降糖和减重等治疗效果。通过联合采取利拉鲁肽及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能够减少患者胰岛素注射剂量,同时可避免过量应用胰岛素而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从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治疗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BMI以及腰围等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该治疗方案对于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及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及体质量,并改善血清脂联素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脂联素利拉鲁腰围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脂联素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利拉鲁肽 降糖又护心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腰围佩戴有讲究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与肿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