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意金黄膏联合透脓散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45例

2020-12-09林艳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温服浆细胞乳腺炎

林艳艳

(开封市中医院乳腺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1]。传统脓肿切开引流,疗程较长,病人痛苦大,易形成乳瘘,经久不愈。我院自2017年1月~2020年4月采用金黄膏外敷配合透脓散加减口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病例均为女性门诊病例,病程均在2个月以上。其中单侧乳房发病32例,双侧乳房发病1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纯中医药治疗。

1.2.1 内治

内服中药透脓散加减:当归、川芎、白芷、穿山甲、紫花地丁、桂枝各10 g;黄芪、金银花、连翘各25 g;皂角刺30 g,茯苓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经期停用。

1.2.2 外治

(1)乳房肿块质硬,未触及波动感,局部予外敷如意金黄膏(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凡士林等)。范围超出硬结范围2 cm为宜,12小时更换1次。

(2)肿块局部液化,应指明显者,可予穿刺抽吸,局部垫棉;硬结处仍用如意金黄膏外敷。尽量不切开为宜。

1.3 疗效标准

痊愈:乳房肿块消散,疼痛消失,液化组织吸收,停药后半年复查不复发。有效:乳房肿块消散大于1/2,液化组织吸收,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乳房肿块消散小于1/2,液化组织溃破,形成乳漏者。

2 结 果

45例中,痊愈27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

2.1 典型病例1

患者苗某,女,30岁,2019年12月6日初诊,右侧乳房肿块疼痛3个月。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乳腺肿块伴红肿疼痛,乳头时有浆液性液体流出,味臭,自行在家口服乳安片、桂枝茯苓丸,效果欠佳;症状逐渐加重,曾于当地社区静滴青霉素,症状未减轻,肿块较前变大。为求进一步系统诊疗遂来我院,现患者右乳肿块伴红肿疼痛,无发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体格检查:双乳不对称,右乳明显增大,乳头轻度内陷,右乳外侧皮肤局部橘皮样变,挤压乳晕周围乳头有浆液性液体流出;右乳外侧可触及大小约10*7 cm硬结,疼痛明显,活动度差;右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乳房未及异常。乳腺彩超:右侧乳腺混合性回声(浆乳?)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钼靶X线摄片:双侧乳腺结构不良,右乳外象限炎性改变。血常规回示白细胞6.5*109/L。垂体泌乳素:2479.7 uIU/mL。中医诊断:粉刺性乳痈(成脓期)西医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停用抗生素及以往口服药物,予透脓散加减口服:穿山甲(先煎)10 g;皂角刺30 g;白芷10 g;蒲公英30 g;桔梗20 g;金银花30 g;连翘30 g;赤芍20 g;浙贝母30 g;党参30 g;天葵子10 g;野菊花30 g;黄芪60 g;当归10 g,炒麦芽60 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肿块局部外敷如意金黄膏,外敷范围超出肿块面积2 cm,12小时更换1次。

12月16日复诊,右乳局部红肿消退,肿块较前缩小约1/2,疼痛明显缓解,原方去连翘、天葵子、野菊花加川牛膝15 g,山楂20 g;川芎10 g,日1剂水煎服。继续外敷如意金黄膏。

10日后复诊,肿块消散,疼痛症状消失,嘱其停药。1个月及3个月后回访均未复发。

2.2 典型病例2

郭某,女,28岁,开封杞县人,2018年10月7日来诊,患者平素情绪烦躁易怒,经前乳房胀痛明显,月经量少,有血块。来诊前3个月左侧乳房无明显诱因局部出现硬结,在当地人民医院查彩超示;左侧乳腺低回声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故于10月7日来我院行左乳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示:镜下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查体:左侧乳腺乳头内陷,无乳头溢液,左侧乳房触痛明显,左侧乳腺3点乳晕区可触及大小约3*3 cm肿块,边界不清,与胸壁无粘连,穿刺部位可见黄色浓稠性液体流出,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粉刺性乳痈;西医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治以疏肝解瘀,托里透脓软坚散结为主;柴胡12 g,穿山甲10 g,皂刺30 g,当归10 g,路路通15 g,郁金15 g,夏枯草30 g,黄芪30 g,川芎10 g,蒲公英30 g,海藻10 g,半枝莲15 g。共10剂,日1剂,水煎400 mL早、晚分温服。穿刺孔处常规外科消毒,无菌敷料覆盖,硬结处外敷如意金黄膏,12小时更换1次。

二诊:乳房疼痛明显减轻,穿刺孔处脓液明显减少,查体:左乳肿块较前减小,质软,触痛减轻。舌红,苔黄,脉滑。原方去半枝莲加三七(冲)3 g,王不留行10 g,路路通10 g,水蛭10 g。10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温服。外敷如意金黄膏。

三诊:左乳肿块穿刺孔尚未愈合,但已无液体流出,左乳疼痛明显减轻,自诉胃部不适,前方去三七、水蛭、路路通加麸炒薏苡仁30 g,鸡内金20 g,茯苓15 g;10剂,水煎,早晚分温服。电话随访,自诉连续服用该方1月余,症状基本消失。3个月及6个月随访均未复发。

按:两例均未行手术治疗,如意金黄膏外敷加透脓散加减内服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而且复发率低,预后良好。

3 讨 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导管扩张、乳头凹陷畸形、外伤性脂肪坏死或厌氧菌的特殊感染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多主张抗生素、激素、手术等,甚至全乳房切除术,但疗效不理想。古代文献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无明确记载,归属“粉刺样乳痈”;中医认为病因病机及其复杂,中医药治疗本病内治外治相结合,相得益彰。早期肿块尚未成脓时,内服中药宜活血消肿,方选柴胡疏肝汤加白花蛇舌草、山楂等;成脓后切开引流,内服以托里透脓为主,方选透脓散加味;后期正虚邪恋,以扶正托毒为主,方选托里消毒散加减。外敷中药有金黄膏、红油膏等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单发的较浅部位的脓肿,可采取脓肿抽吸术,既清除了病灶又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损伤。全程中医药治疗该病,创伤小,乳房变形小。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心情舒畅及生活起居调摄,疏通经络,平衡脏腑,调理阴阳,预防复发。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之品,如西红柿、鲜藕、丝瓜等;忌食辛辣、刺激、炙煿食品及香辣鱼腥等发物。

中医内治加外治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既缩短了疗程,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全了乳房。

猜你喜欢

温服浆细胞乳腺炎
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汤药温服不刺激肠胃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