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的牛仔生活

2020-12-08林珠珍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牛群牛仔牧场

林珠珍

在文学或影视作品里,西部牛仔都有高度相似的装束与人设:头戴宽边帽、身着牛仔裤皮上衣、腰挎左轮手枪、足蹬高筒皮靴……他们既是追求自由的美国先锋,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把嫉恶如仇、锄强扶弱的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这种浪漫正义的西部牛仔形象,多半经过创作者美化加工。现实社会中,牛仔装扮只是为了适应放牧生活之需,而牛仔,只是一种在大多数人看起来“不够体面”的职业。

在美国西部开发的全盛时期,许多拓荒者在得克萨斯州一带开辟牧场,负责牧牛驯马的人被称为“牛仔”,也就是“牧童”。牛仔的工作枯燥艰辛,他们受雇在牧场围拢和长途赶运牛群。把成年的牛群赶到西部铁路沿线去转销,这个过程就叫长途赶运。长途赶运也是艺术作品中牛仔驰骋荒漠、惩恶扬善的英雄主义创作的蓝本。但真实生活中,牛仔自顾不暇,因为除了要顾全牛群,还得提防沿途的窃贼、阉割公牛等,时常得在马背上蓬头垢面地度过两到三个月,最后也只能获得极少的报酬。

到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铁路网覆盖到得克萨斯及西部各地,火车取代了牛仔的长途赶运工作,牛仔这一职业犹如昙花一现。

今天,官方数据显示全美的牛仔数量近1万人,他们固守着过去的着装传统,而骑马四处游牧的牛仔,早已屈指可数。

尽管牛仔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牛仔情结却早已根植在美国人的生活里,它延伸出来的牛仔文化也源源不斷地为世界的服饰、影视、音乐等艺术作品输送着养料。同时,在艰苦卓绝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勤劳勇敢、独立质朴、追求自由的牛仔精神,也被引申为美国精神,成为美国的象征。

(摘自《南风窗》 )

猜你喜欢

牛群牛仔牧场
与牛共眠
彩色牛仔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新意牛仔
不穿牛仔时髦面谈
牧场里的马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牛牛阿卡
牛群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