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2020-12-08张光磊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采矿工程矿山管理工作

张光磊

(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81)

1 矿山采矿工程概述

1.1 采矿工程与采矿技术的特点

(1)企业采矿方式复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地貌构造、水文条件复杂,因此我国采矿方式也复杂多样。就煤炭开采而言,有立井式开拓、斜式矿井开拓、综合开拓三种开采方式,有色金属勘探采矿也可以细分为露天开采井与井式矿井。相关企业必须充分根据各个矿山的实际条件,在进行矿山开采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正确科学的矿山采矿方式。

(2)井下采矿工艺复杂。由于井下生产环境复杂,企业要同时面对井下瓦斯释放、地下水大量涌出、冲击地面挤压、燃烧、爆炸、坍塌等各种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因而井下采矿工艺也较为复杂,对于采矿人员的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井下作业不仅需要做好井下掘进、回采,同时还必须做好井下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各个辅助环节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矿山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矿山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在同一个矿井不同地段的地理条件、地质构造都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就加大了井下采矿的难度,采矿人员必须根据矿井内部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井下采矿工艺,否则便无法有效保证矿井作业安全,严重威胁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

(3)企业井下管理模式亟待创新转型。长期以来,企业在井下开采时走的大都是高成本、高耗能、高耗水、高废气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经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以致许多采矿企业井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2017年中国国内采矿业平均利润率为9.67%,2018年同比下降为3.68%;2019年,矿业公司净利润率、资产净值均处于负值;2019年以来,国内煤炭、有色金属等采矿生产都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造成采矿行业发展受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当前面对生产管理上的严峻危机,采矿企业的井下开采管理工作必须加快转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向管理精细化,否则就无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矿山采矿工程的发展。

1.2 我国常用的矿山采矿工程开采技术

(1)深层井下采矿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挖掘矿区的岩石地层受压、低地层受压或者其周边地区存在丰富地热层的特殊地区,这些地层十分的敏感,在矿山采矿过程中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采矿企业采用这种深层井下采矿技术后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在采矿过程中对矿压的影响,有效地避免在深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对地热环境造成影响或威胁,确保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实现采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2)硬顶矿开采技术。硬顶矿开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多数硬顶矿的开采中,一般可以分为2种开采类型,一种是用于大型硬顶矿的开采技术,另一种是用于综合型的硬顶矿开采技术,从这两种开采技术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大型硬顶矿的开采技术能起到融合其他开采技术的优势。与其他采矿方法相比,硬顶矿开采技术可以采用多种采矿方法进行大规模采矿,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局限性,其采矿块相对较大,不利于后期的加工。因此,企业必须谨慎考虑选择采矿生产技术。

(3)利用填充物的开采技术。采用此处理方法可以实现矿山采矿工程的高安全性,在保证采矿设施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护整个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该技术主要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固体填充物质并进行科学的填充,即要准确提取和找出被动开采矿物所出现的不同间隙点并进行合理化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矿层填料可以填充本次采矿后的剩余矿层空间,以避免出现矿层下沉的现象发生。

(4)采用智能开采技术。采用这种智能采矿技术可以实现智能采矿,目前在国际采矿中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采矿技术。该技术充分应用了信息技术,以先进的采矿设备为基础。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采矿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智能化的采矿技术必将是我国矿山开采未来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中国矿山智能开采技术还不成熟,仍然处于智能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然而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遥控控制技术的快速引入为矿山智能开采技术提供了巨大的技术帮助,为不断改善矿山智能开采技术做出重要的贡献。

2 加强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1 为身在一线的采矿工人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企业在进行采矿时正确做好一线采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为一线采矿工人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了做好采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一定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要求按一定比例投入安全管理经费以有效保障安全措施的顺利实施,为安全措施管理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在采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采矿安全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采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会大大增加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而可以保证投入工作的每台作业设备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

2.2 矿山采矿的安全管理规范得到有效贯彻

企业在进行矿山采矿作业过程时需要国家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的正确指导,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一些采矿工人在进行采矿作业过程中因严重工作失误而引发采矿安全事故。为此,矿山企业一定会不断地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且会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在采矿工作中,一旦采矿工人出现严重的工作失误,就可能会被要求立即暂停采矿工作,影响矿山采矿的进度,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

2.3 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企业在进行矿山采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安全管理人员与正在一线的矿山采矿工作人员深切体会到安全管理自身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从根本上不断增强全体采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进而不断督促自身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展开各项采矿作业。

3 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的问题

3.1 采矿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当前,企业在进行矿山采矿工程时所用的采矿人员缺乏相关采矿安全意识,采矿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对采矿安全信息了解较少,对采矿的安全生产整体关注度不高,导致各类矿山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对广大采矿员工的人身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同时,部分矿企对工厂风量排放不足和易燃有害气体排放超限问题没有很好的了解,采矿人员安全培训没有及时完成,采矿生产安全措施无法及时实现,导致矿山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3.2 采矿中的安全管理不科学

管理松懈的问题在大型采矿作业现场经常都会发生。许多采矿安全管理人员不注意对采矿的安全管理,管理层需要施加更高的压力才能促使采矿安全管理人员正确执行每个管理任务,在进行安全管理时管理人员不了解每个矿井的具体管理工作执行情况,使得企业在进行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不科学,管理效果不好。与此同时,许多采矿办事处的采矿监督和安全管理过于敷衍了事,威胁到采矿安全,严重影响企业的采矿效率,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客观地解释了大型矿山安全管理的主要作用和重要意义。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长期的采矿安全管理不科学将会增加采矿业的风险,阻碍矿山开采计划的顺利执行,并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矿山安全管理问题,可能出现一些安全事故。

3.3 安全培训活动开展少

企业经常会对一些矿山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同时对采矿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活动,这表明安全管理问题与矿山采矿工程安全采矿工作的开展有密切关系。但是,一些企业在实际的矿山开采时并没有积极地进行安全培训活动,为了更好地获得经济利益,一些采矿企业没有按照采矿的实际情况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采矿人员的行为不标准,安全意识存在偏颇,就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安全认识扭曲。采矿行业的危险极高,再加上采矿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缺少安全训练,一些采矿企业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采矿危险增大,严重威胁着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

3.4 既有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机制不完善

在分析矿业安全事故的原因时,安全管理与事故防治机制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实际上,在一些矿企采矿时,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和事故防治机制并不完善,因此不能对采矿安全管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指导,导致大部分矿企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问题。同时,如果对矿业企业的现状不能有效地评估和分析,既有的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机制之间就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采矿工作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找到完善既有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机制的有效方案。

4 加强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应用的措施

4.1 强化管理体制

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应根据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所存在的缺陷和缺点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实践中,要遵守安全第一和预防主导的指导方针,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的矛盾,对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合理的解决。切实解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既能保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又能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对采矿从业者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防护措施培训,员工在实践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报告,并由管理层报告给领导层,然后尽快排查并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4.2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矿山企业要想做到安全管理,就应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重视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矿山企业而言,安全意识是加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领导应积极对员工进行安全训练,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在安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工作人员在平时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培训。除了安全管理的意识外,管理者还要加强技术和操作的指导,规范各类操作行为。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作业也应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安全问题的解决,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能。

4.3 矿山业主提高自身的素质

矿山业主在整个群体中扮演着领导角色,因此无论采购设备、人员设置,都是由矿山的业主决定。矿山业主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认识到与企业权益相比,矿工安全更为重要。同时,矿山业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既能利用法律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又能确保采矿人员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4 采用监督激励机制

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矿山企业不仅要从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入手,还要从监督、鼓励和考核入手,这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采矿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害,对企业安全问题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该重视安全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确保它的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管理者要想做到科学合理地监督,就应该结合工作情况,做到跟踪和监督,如有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重视各种薄弱环节,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采用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应对采矿人员安全生产给予鼓励,确保采矿人员工作时操作的规范性,更好保证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采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促进采矿企业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矿山采矿危险性极高,因此在实际采矿过程中,企业对安全管理进行全面加强,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企业在矿山采矿工程中,应对安全管理进行全面加强,从强化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矿山业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采用监督激励机制等方面,全面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使安全管理更好的应用在矿山采矿工程中,实现矿山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矿山管理工作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