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分析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学校企中职

王 蕊

开滦高级技工学校,河北 唐山 063000

如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提高中职电气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备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有效促进中职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工学结合背景简述

职业类院校在进行教学时,主要采取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在学校学习理论一段时间后,通过在工厂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融入社会,更好的促进学生未来的就业,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工学结合。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基本上都采用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问题分析

工学结合理念为中职院校教育实践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有效整合了学校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专业课程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但在中职电气专业教学中,工学结合模式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性,与市场需求不能完全相符合。而且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教学内容、资源以及教学评价等还不够丰富和多元化,缺乏面向岗位与就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教学条件和硬件设施不够完备,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在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电气专业教学中,教学配套硬件设施的配备条件有限,教学经费不足,缺乏与理论教学配套的相应实训教学设备,使得电气专业教学无法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教学实效性下降。另外中职电气专业教学的校企合作环节也缺乏完整性和稳定性,在电气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同导致企业不愿意过多承担学生的培训工作,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仅流于表面,学生难以真正在转岗实操方面获得有效的训练,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升,也限制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在中职电气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要与企业合作进行教学,占据企业场地、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三是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的保障,中职学校电气专业在师资方面却存在不足,很多学校由于教学资金问题使得师资力量缺乏,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影响了中职电气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电气专业学生自身学习的态度也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有很多学生都对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懈怠,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影响了中职学校电气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实施策略

(一)构建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实践要创新教学理念,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实践性的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对电气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使课程设置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架构,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重点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可以适当缩减语数英等基础课的教学课时,增加电气设计、电工技术、编程控制器、电机、供电技术等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相关课程的学时,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择优秀的社会企业作为教学合作对象,加强校企间的深入合作,让学生能够到企业中集中进行就业岗位模拟实践的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未来就业市场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条件和师资建设

改善原有陈旧的教学体制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强资金投入,强化教学实训基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互助来加强电气专业学生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电气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电工实操、电子实训等教学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强中职电气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加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职教育作为电气技术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树立创新教学理念,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素质电气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工学校企中职
盐工学人
——宋辉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