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开采企业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的实践研究

2020-12-08李君杰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矿山人员作业

李君杰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753200)

矿山安全管理中的行为安全管理是矿山生产环节中的重要管理内容,能够直接影响矿山现场的作业效率与质量;良好的行为安全管理能够规范现场人员的作业行为,维护现场的作业安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现场安全事故。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矿山开采安全管理不足的情况,比如: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为了更好的保证矿企的经营综合效益,建议工作人员加强矿山安全管理中的行为安全管理力度,针对现场的违规指挥与违规作业行为进行整治,以此解决现场行为安全问题。之后,可以分别从思想教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等角度入手,构建健全的行为安全管理体系,维护矿企的安全生产[1]。

1 矿企行为安全管理及其发展现状

1.1 矿企行为安全管理内涵

矿企行为安全管理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针对矿山作业现场人员的操作行为、生产行为及指挥行为展开的管理工作,目的在于约束现场人员的作业行为,规范现场人员的指挥操作,促使现场人员均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合规完成各项作业工作任务,以此规避由于违规行为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是矿山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

1.2 矿企行为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结合矿企的行为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其发展现状如下:

第一,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在矿企行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管理技术应用的问题,但是目前的行为安全管理仅仅停留在建设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的层面,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没有将现场的各方人员行为融入管理体系中,缺乏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导致管理模式无法与现代技术相契合,从而降低了矿企行为安全管理有效性。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矿企内部人员的行为安全管理意识不统一,一些人员认为“仅仅做到对人员行为的管理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渠道建设的重要性,整体管理思想较为落后,不能够有序推动安全制度的落实[2]。

第二,缺乏先进技术与创新理念。在矿企的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仅仅是利用其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没有综合使用信息技术,以技术创新行为管理过程;工作人员不能够在煤尘管理、巷道布置、现场技术管理、支护架应用中使用信息技术,导致整个行为安全管理过程缺乏技术职称,影响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时性与时效性[3]。

第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一些矿企中,管理者将精力投入到矿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上,认为矿企行为安全管理工作“只要达标规定标准就可以了”,导致企业行为安全管理制度始终得不到更新与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行为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已经不再契合于矿企的现场作业行为,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矿企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需求。因此,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进一步实现行为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

2 矿山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范围

2.1 违章指挥行为安全管理需求

一般情况下,违章指挥形成主要会出现在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比如:矿井决策者在现场的不安全行为、现场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其中矿井决策者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体现为:缺乏对现场作业安全因素的考虑、缺乏现场安全教育管理,没有合理安排矿产资源的采掘、没有合理安排矿山安全工程、没有做好安全投入及安全环境建设等,从而导致矿井安全整体水平较低,引发一些重大安全事故,比如:瓦斯爆炸。关于现场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可以体现为:安全管理理念与实施过程的偏差、为了节省时间没有严格遵循规章制度操作、没有完成当天的安全管理任务、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等。从管理者角度来说,无论是基层管理人员,还是现场决策人员,均需要将安全作为矿山生产的一切前提,要加强行为安全管理[4]。

2.2 违章作业行为安全管理需求

在矿山开采、生产的实际过程中,若缺乏对现场操作人员的行为安全管理,则容易引发违章作业的情况,不利于维护现场安全,实现安全管理目标。一般情况下,若现场作业人员对上级管理人员的指示与操作要求不够理解,则会难以落实操作规程,出现违章蛮干的情况。引发现场违章作业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一些矿山作业人员是“临时工”,缺乏对能源开采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掌握,没有接受过相应的系统培训,这些人员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违章作业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的不安全行为。矿山现场作业强度较大,安全环境较差,一些矿山作业人员的持续工作时间较长,产生焦虑心理、为了省去力气,会出现扒车、坐皮带的情况,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置于危险中,不利于维护矿山作业现场的人员安全,造成现场作业安全事故隐患。

3 矿山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管理实践路径

3.1 加强安全宣传,营造良好行为安全管理氛围

要想在矿山安全管理中践行行为安全管理,建议企业要加大矿山作业现场的安全意识宣传与安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现场基层管理人员、决策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其能够自觉遵循规章制度,按照“安全规范”文件内容作出各种作业行为,约束自身在现场的言行举止,从而营造良好的行为安全管理氛围。在实际过程中,为了提升现场人员对安全的重视,建议要在进场之前集中培训,讲解矿山安全基本知识、企业安全文化,重点讲解安全事故案例,为人员分析事故引发的原因及规避方法,促使其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避免人员产生侥幸心理,以此实现行为安全管理目的。还可以构建现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根据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以此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真正发挥行为安全管理有效性[5]。

3.2 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升矿企行为安全管理质量

要想在矿山安全管理中践行行为安全管理,建议要加大行为安全管理的技术投入力度,创新安全管理系统,实现行为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现场行为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有效实现管理目标。建议企业要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先进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行为安全管理系统,采购AT89C51 单片机,构建动态预警平台,实施监测矿井环境,及时发现环境中的不安全行为因素,第一时间发出警告,以此约束、规范矿井内的人员行为,将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操作系统,为矿井提升机操作人员提供自动化帮助,避免产生人才失误引发的提升机升降安全事故;还需要设计“互联网+”的开放式架构,对现场内的各种矿山开采设备操作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一旦出现现场人员违规操作设备,则设备上安装的传感设备会立刻获取违规操作信号,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制止人员违规操作的同时对其发出警告与处罚,进一步提升行为安全管理针对性与具体性[6]。

3.3 开展行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矿山生产的安全管理

要想在矿山安全管理中践行行为安全管理,建议要大力建设行为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制度约束人员行为,进一步践行矿山作业现场的行为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现场的安全水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矿山作业情况制定现场的安全开采制度、机械设备操作制度、人员替班交接制度、人员管理决策指令传达制度、综合管理服务制度、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促使制度覆盖矿山作业现场各个环节,实现规范化的行为安全工作,提升整体安全管理能力。还可以将现场行为安全管理纳入考核体系中,量化各项行为安全管理指标及现场违规情况指标,以此督促安全管理人员,促使其能够加强管理力度,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开展行为安全管理工作[7]。

3.4 加强矿山生产现场管理,推动行为安全管理工作

要想在矿山安全管理中践行行为安全管理,建议要加强矿产资源生产作业的现场综合管理措施,合理推行行为安全管理模式,以此维护矿山现场安全。在实际过程中,企业人员需要定期指派管理者与技术负责人进入现场进行视察,观察现场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现场作业人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操作行为,及时纠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还需要定期检查现场的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避免出现过度运行引发的安全事故。此外,还需非要加强行为安全风险评估,对各个岗位人员的行为进行危险源辨识,保证行为安全管理工作不脱离实际作业环境,借助KYT 经验做法,每月召开2 次以上的专门危险源辨识回忆,分析评估现场作业安全风险,提出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以此实现行为安全管理目标[8]。

4 结语

总而言之,矿企安全管理中的为行为安全管理问题是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状况及综合效益的重大问题,若缺乏有效的行为安全管理,没有及时发现矿山作业现场的行为安全隐患,则有可能引发由于作业行为不规范产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会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危害周边地区的人群安全。因此,要重视行为安全管理问题,加强行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提升现场指挥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其能够自觉遵循现场的行为规范;还需要极大技术投入力度与制度建设力度,全面提升行为安全管理质量,规范行为安全管理过程,推动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维护矿企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矿山人员作业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作业
跟踪导练(四)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