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启示

2020-12-08王一帆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基础理论

王一帆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质。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学说的重要构成,研究其思想对科学完整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准确把握其人学思想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基本概念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指出:“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这句话揭示了社会结构分析的价值,马克思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尤其自身的价值。对于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其主要是站在理论的视角下对于社会结构的系统理论分析,是其整个唯物史观的构成或者说完善。

首先,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对于人的本质属性分析基础上的,对社会构成的理论分析。人的社会属性为基础,人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说,把握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必须把握人这一关键因素。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人的社会属性揭示出作为社会个体所处的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相互关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结构都是以人为基础的不同方面的社会关系的展开。

其次,具体而言,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以社会基本关系为基础,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这两对基本社会关系基础之上。这两对基本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也正是这种社会基本结构推动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等是在社会基本结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

最后,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具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素,这些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人社会生活展开的五个具体方面,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构成了社会结构的五个子结构,当然其中经济结构所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这五个方面具有整体性,以生产力关系为基础,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不断推进社会发展。

二、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特征

分析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其社会结构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正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哲学思想,马克思的理论指向性比较明确,都是关注于现实世界,并寻求其背后的理论支撑。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本身具有其整体性,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对各个方面的把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又统一于人这一关键点,使其整个理论系统而统一。社会结构本质为人的结构,是建立在人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现实层面的理论分析。社会结构理论的整体性还体现在社会基本要素的整体性,作为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共同构成统一整体,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社会结构,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只有二者之间的相适应才能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对指导我国当下的社会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具有发展性。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是不断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虽然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基础之上,但是其科学的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结构的本质,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同样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社会的变化发展而言,准确的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应是建立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适应,以及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相适应,只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真正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扩展,这五个方面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基本结构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强调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其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实现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重视整体互动的同时更要注重各个要素结构自身的良性运转。

第四,对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把握,要准确把握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点和关键点,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把握经济的关键和基础地位,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马克思基础理论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