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度视角下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长效机制研究*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班会班干部

姚 斌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纵观目前高校班级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文献,高校班级管理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学生、班干部、班主任等角度。严晓凤(2012)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的“短板理论”,提出应该从高校辅导员入手,从文化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艺术管理、权变管理、执行力管理六个维度,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班级六维管理模式。罗姣姣(2016)指出高校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班级的自主型管理模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的骨干,而班级的自主管理是班级干部带动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和完善。何春兰、杨志亮(2011)基于中央16 号文件和教育部配套文件提出了年级配专职辅导员、班级配兼职班主任的高校院系基层学生工作新机制“辅导员+班主任”这种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在全国各高校试行,效果明显。从目前研究文献得知,以学生为本,学生自我意识提升,班干部管理、班主任管理等方面都有研究,但是均是班级管理单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而本课题开展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是促成班级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关于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论文主要着眼于班级管理其中一方主体,强调其作用,发挥其主体功能作用,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参与涉及多方,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学生,偏重任何一方,忽视其他都有以偏概全之嫌,未能真正起到高效、可持续管理。已有的文献研究对于本文具有深厚的参考价值。

一、高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学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的学生质量也是不断下降的,而且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特征更加突出,高校班级管理工作难度更大。班级建设的好坏,既有大环境的因素(社会综合因素),也有各高校自身管理制度的约束,还有班级内部自身的作用。社会影响和高校管理体制是班级建设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催化了班级建设各种状况的发生,班级内部因素是班级建设好坏的根本推动力。因此,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构建

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当前网络舆情健康的新形势下,首次总结凝练建设四维度视角下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长效机制,四维度视角分别为辅导员、学业导师、班干部、党团干部,“四位一体”分属不同的角色,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紧密配合,有利于共同围绕不断提高大学班级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开展工作。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辅导员需要更好地发挥角色定位,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引导学生的人生方向,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召开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参与学生的文体活动;辅导员要充当大学生生活的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顺利、快乐地大学度过大学生活;成为教练式的辅导员。

(二)学业导师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学业导师主要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与学习能力,指导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并且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提高未来职业的岗位胜任能力。

(三)班干部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加强班干部的队伍建设,做好班级干部的工作职责与分工,班长负责班级统筹工作,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协调班委之间的工作;学习委员负责班级学习工作,由学习委员带领成立若干的学习小组,比如英语小组、就业信息小组、考研小组、兼职工作小组等,营造全班学习气氛,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掌握学术前沿信息,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

(四)党团干部的角色定位

由团支书负责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班团文体活动,加强班团组织建设,组织班级的期中聚会,利用节假日做一些班团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团干部要明确班级的战略任务,也要明白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帮助老师协调、解决好学生之间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

三、“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

“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深远,不仅能增强班级凝聚力,也能营造良好的学风,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实现班级管理无死角,打造特色的班级文化,四方主体协同合作,建设班级文化,要求学生们设计班级愿景、班使命、班徽、班旗、班训、班歌、班口号、班誓约、班级组织结构等,形成班级品牌文化,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班级,唤醒学生的沉睡心灵,激发学生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班级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营造良好的学风

“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班级管理要加强学风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标杆的作用,在班团干部组织和管理下成立若干学习小组,比如学习互助小组、考取职业资格证小组、创新创业小组、专业技能竞赛小组等,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

(三)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素质的提高在于教育。“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主体,建设了大量的特色主题班会,比如理想信念教育班会、成人礼主题班会、就业指导班会、人际关系主题班会等,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增强班级凝聚力等。

四、“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的推广策略

为了推广“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就需要建立“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机制,促进“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主体发挥作用,设计“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主体共同活动。

(一)建立“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机制

建立“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需要确立长效机制,加强领导,制定工作计划等,将“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主体发挥作用

“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主体需要发挥各自角色的作用,尽职尽职,转变理念,创新合作,积极融入班级管理,设计“四位一体”的高校班级管理主体共同活动,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提升。

五、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学业导师、班干部、党团干部的角色定位及共同协作机理,进一步丰富、拓展和完善了高校班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班会班干部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班干部的烦恼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