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问题探析*

2020-12-08卜艳芳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生能力

卜艳芳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一大批高等院校逐步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是,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已然成为应用型院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

(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路径。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路径。特别是对于以培养面向一线的生产、管理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来说,就业问题是其转型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这些应用型高校,就业是其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而不是像研究型大学一样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求学深造。因而,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这些院校适应市场需求、转型成功的重要路径。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国家的富强,必须拥有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力资本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大学生作为国家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他们必然是国家发展强大的主力。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必须响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为国家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助推国家发展。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义不容辞。

二、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低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重视,对创新创业的宣传、教育较少,导致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在对自己未来发展影响的重要性上,普遍认可的是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而非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更愿意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找工作上,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新创业学习、训练和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比例很低。很多学生对于这一类的课程存在敷衍了事、混学分的态度,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较低。

(二)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较少、缺少特色、课程实践性不强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普遍在160-170 分左右,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不超过6 学分,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基本在1-3 门,在整个本科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同时,应用型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基本以校内或专业的公共课和选修课形式为主,不能立足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创新创业课程,专业间几乎没有区别。这些课程基本属以理论性讲授为主,基本没有或很少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锻炼的机会。创新创业课程普遍以传输理念为主,辅之以一些创新创业思维和计划的训练,如以创新创业大赛辅导的形式开设的课程,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覆盖面虽然在应用型高校普遍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后得到提高,但是参与的深度和强度都不够,基本停留在对创新创业知识的浅层认识和了解上,难以立足专业进行创新和创业,创新和创业的实践能力较差。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普遍以这些高校原有的一些教师为主。由于这些高校的教师基本没有接受过创新创业相关的教育或做过相关的研究,属于“赶鸭子上架”,只能临时突击备课、上课。他们本身对这些课程的理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把握程度都不高,授课效果不佳成为必然。此外,这些教师大部分本身就没有参与过创业,在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创业课程中,明显力不从心,偏于理论脱离现实的讲解自然也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使得本就兴趣不够浓厚的学生更不愿意参与创新创业。

三、提升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策略

(一)扩大宣传,改变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增强创业能力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学校需要积极宣传创新创业的理念,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全社会、全校园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创新创业理念和价值的认同。特别是应用型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不可逆之势,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只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才能取得学校发展水平的飞跃。应用型高校应该形成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机构,通过各种校内媒体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等,并进一步通过教师、辅导员等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思想教育,进而改变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应用型高校应该立足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分。除了面向全校开设的一些基础创新创业类课程外,增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凸显专业特点,立足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性,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学时,使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比重提高、开出特色、开出深度,才能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培育师资队伍

为解决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薄弱,跟不上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应用型高校应首先加强对自有教师的培训,切实提升自有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理论和技能培训,也可以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运作的形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市场的动态和需求,从而反馈回学校的教育教学。其次,应用型高校应该积极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具有创业经历的人员担任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师和导师,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总之,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课程的内在吸引力,才能充分调动起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