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煤矿山地下采空区的现状与对策

2020-12-08马晓录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秦岭矿业采空区

马晓录

(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渭南 714303)

1 采空区现状

不难发现,这些年来我国非煤矿山的灾害事故死亡的人数极多,甚至仅次于煤矿事故以及交通事故,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在开采过程当中的混乱开采秩序和开采行为也会威胁矿山安全生产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给社会和国家都带来非常重大的损失。甚至会影响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矿山企业自身造成毁灭性打击。尤其是小矿山,其生产条件差,安全管理不到位,说明我国在非煤矿山开采管理上亟待强化。在非煤矿山开采上,虽然为社会提供了矿产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非煤矿山开采设施陈旧、技术落后,使得矿山灾害频发,开采条件不断恶化,矿山事故持续增长。同时因矿山灾害遗留隐患较多,对非煤矿山安全开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小秦岭地区由于小型矿山居多,长期以来的乱采乱挖、非正规开采及楼上楼、楼外楼开采,在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及其周边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向中深部的延伸,矿山开采作业中,其地温会逐渐升高,进入井下深部后,工作环境更加恶劣,而且地压随之也逐渐增大,地下空区在强大的压力下,很容易会出现大面积的冒顶片帮,仅所形成的高速气浪,对设备以及人员的摧毁性极大,严重制约了县域内矿山企业的整体发展,成为影响当前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源之一。再者,由于地下采空区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采空区顶板冒落、塌陷情况预测难等特点,因此,如何对地下采空区的分布范围、空间形态特征和采空区的冒落状况等进行量化评估,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采空区潜在危害性评价及合理确定采空区治理对策的难题。同时也给矿山人员和设备安全带来较大威胁。

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仅为陕西省小秦岭地区其中一家企业,该区域是黄金开采企业的聚集区,据统计,陕西省小秦岭地区采空区暴露面积高达181万m3,直接威胁到了该区域内矿业公司及周围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

公司由三家独立法人企业整合而来,公司所属部分坑口因前期不规范开采暴露出了采空区面积110万余平方米、容积860万余立方米。为了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维护采掘安全,公司采用了多种采矿方法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治理,自2004年成立以来共治理采空区60余万平方米,每年均投入几百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治理。目前仍然留有75.6余万平方米未治理。随着生产不断深入,偶有发生采空区顶板垮塌而导致采场报废或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损失。据初步统计分析,小秦岭地区诸多坑口井下采空区已构成重大危险源,如若不及时处理或不加以重视,随时有发生较大、重大事故,甚至是特大事故的可能,对该区域的稳定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2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处理措施

采空区治理必须做到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必须根据采空区的特点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以及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在确定治理方案以及任务目标的同时,要划分责任使其落实到人,制定更加具体的,结合实际的质控措施以及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让治理更加可行并且有效。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公司范围内对采空区进行了详细排查后,制定了详细的采空区处理规划,每年投入巨额专项资金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对采空区分类进行处理

2.1.1 采空区安全应急临时支护

在保安矿柱被采挖、顶板面积悬空、地压大的情况下,先采用圆木临时支护,以利施工。首先由外向里逐渐支护,一般排、柱距都为2m,每根柱子直径要大于20cm。

2.1.2 空区永久支护

在临时支护作业后要进行保护范围内的补砌混凝土石墩永久支护,砌筑石墩采用由里向外的作业顺序。石墩砌筑在坚硬实底上,支撑石墩与顶板严密结合,不留空隙,规格、形状由健康安全环保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决定。

2.1.3 崩落放顶

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崩落围岩、填充采空区,加强对地压的管理。

2.1.4 废石充填

用废石充填采空区,既减少运输费用和地表占地,又对矿山安全生产和充分回收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40%废石用于充填采空区。

2.1.5 隔离封堵

对已进行处理过且无回采经济价值的采空区进行隔离封堵,并在采场口醒目位置悬挂安全警示牌,增加照明设施并标明原采场的名称。对塌陷、危险区设立围栏和明显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2 依靠先进科技,提高科技含量

(1)邀请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就采空区治理项目进行联合研究,联合攻关,针对现状研究出了切槽放顶技术,下一步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将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实际生产活动中。

(2)利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监测监控系统”,针对公司矿山生产特点,搭建矿山生产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对矿山开采作业进行全程化监督管理,为其安全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即时对采空区情况进行监控。

2.3 加强现场监管,落实管理责任

(1)针对矿山企业是采空区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采空区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这一原则。公司实行分区管理,对公司各矿矿体产状、地质条件、开采状况、采空区总量及影响地表面积及采空区治理费用等内容进行自查,建立采空区管理台账,使公司做到心中有一本明白账,不定期开展采空区专项检查。针对查出的问题隐患,要求各分矿立即整改,限期落实整改并及时反馈,派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专项回查,做到闭环式管理。采空区实行分区管理、分片包干,明确责任人,在年初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予以明确。

(2)针对外委施工队,认真组织做好采空区排查治理工作,加强采空区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足额保障治理资金,按照治理方案开展治理,尽可能消除一切隐患,切实保证安全生产。并在年初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对采空区的治理,专项列示,明确要求。

2.4 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管理

(1)在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中明确采空区管理的相关要求。

(2)制定了采空区治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及采空区事故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并及时修订。

(3)将采空区管理纳入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

(4)解决空区处理过程中重大安全技术问题,组织采空区治理方案的论证,实施方案设计的审查、会签。

(5)加强对采空区的动态管理,针对地压变化及时分析变化原因,科学应对。

(6)建立了采空区治理档案,凡涉及到的文字资料、图件资料及时归档。

2.5 编制年度预算、制定长期治理规划

(1)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在编制的五年规划中,明确了利用三年时间将原有采空区“欠账”---75.6万m2采空区未治理部分全部治理完毕。

(2)在年度预算中,明确列示采空区治理费用为400万元,全部在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中列支,专款专用。

2.6 积极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建立有效机制

(1)加大采空区治理监管力度,逐步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机制,落实矿山企业治理采空区主体责任。

(2)建议小秦岭地区当地政府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机制,把采空区治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列入企业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增强企业采空区治理与生态恢复的主动性。

(3)积极配合省市县政府大力开展“打非治违”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解决采空区治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建议政府部门拨采空区治理专项资金、由专门机构组织,明确责任,将小秦岭地区内所有矿井下采空区纳入重大危险源的范畴进行重点治理和监控。

3 采空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1)与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临界区,部分区域不明确,局部有越界开采现象,治理责任主体不明。

(2)打非治违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非法生产现象,有死灰复燃可能,采空区形式依然严峻。

(3)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区域整合进程缓慢,影响采空区治理进度和治理效果,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4)在采空区治理方面,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政府和集团公司资金及技术支持,加快整治步伐,消除不安全隐患。

(5)通过对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调查、摸排,对现有采空区进行分析,结合其采空区的实际情况,治理费用预计需2100万元,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需加大资金投入。

4 结语

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采空区处理问题,虽然近年来采取多种技术和管理措施对采空区进行了治理,但由于历史等原因,还有较大面积采空区未得到治理。随着生产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采空区问题一天不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就面临着严峻考验。小秦岭地区某矿业公司将分阶段、有步骤,合理地选取采空区处理技术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采用科学、经济的方法,从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着手,加强监管,实现关口前移。从而使这个行业的生产环境变得更加安全,并且具有一定的保障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通过使用一些更加先进的开采方式,实施安全生产示范工程建设,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研发基地,利用科技带动非煤矿山产业的生产安全,对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进而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健康发展,使我国的非煤矿山开采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固、安全。

猜你喜欢

秦岭矿业采空区
高等级公路采空区路基处理措施分析
露天矿地下采空区探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暑期秦岭游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洞穿秦岭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
矿业企业境外资源风险管理的“道”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