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0-12-08马宝林冀永顺许娴贤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勘查队伍单位

马宝林,冀永顺,许娴贤

(甘肃煤田地质局庆阳资源勘查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当前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处在变革时期,整体看来世界矿业经济处于下行局面,需要我国及时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转型升级,补强发展短板,保证国家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这样才能让地质勘查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1 新时期对地勘行业发展的要求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地勘行业也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该阶段我国地勘队伍不断扩大,不过整体看来也存在发展模式粗放、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新时期对地勘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同时地勘单位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明确定位,优化资源配置,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要与科研院所及其它地勘单位的有效合作,进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工作格局。总体来说,地勘单位的发展在根本上需要进行体制创新,培育一支高素质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地勘队伍,以此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成果[1]。

2 当前地勘单位的发展现状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使得地勘单位工作面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转换的新挑战。从内部环境讲,我国地勘单位进入分类改革的关键时期,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基本完成分类,不过很多地勘队伍还存在业务模式雷同、管理方法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具体说来:一方面,受到国际矿业形势的影响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导致地勘队伍规模不断缩小;另一方面,相较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勘查,传统地质勘查资金投入不断下降,而生态文明的建设又要求地质勘查工作不断调整,所以新时期要求地勘单位根据国家的战略要求,结合各省市的实际情况,解决好供需矛盾[2]。

3 地勘单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雷同,同质化问题严重。多年来我国地勘队伍人数庞大、队伍诸多的局面没有有效改观,存在个别省市多个地勘单位和队伍的情况,队伍管理相近、业务雷同、发展转型方向接近,从同一省份和地区的地勘队伍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专业技术力量差异较大的情况,职工收入差异也十分明显,各省市内的地勘单位竞争十分激烈,不利于形成合力,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此外,在地勘行业还出现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使得部分地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其次,事业企业混合运行,让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尽管当前我国地勘单位基本实现了分类改革,不过很多职工仍然是事业编,在分类后还存在事业企业混合运行的模式,并且自身经营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导致内部管理矛盾诸多,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公益二类单位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受到事业单位体制的约束,市场准入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同时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对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也存在很大差异,事业单位人员在企业工作期间会由于收入限制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编制下,持证人员注册和资质延续换证存在问题。此外,地勘单位还存在领导与员工双重身份的问题,地勘单位内部的资产与设备还存在长期混用的情况,而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也存在财务账务交叉的情况,容易出现审计问题,这些问题与矛盾如何处理是新时期地勘单位发展的关键[3]。

再次,结构不合理对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当前地勘单位还存在部分单位人员短缺和人员富余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地勘队伍的壮大,在传统产能过剩的状态下部分职工闲置;另一方面新时期地勘工作从寻找矿产资源向“大地质”转型,需要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的技术人员,由此存在地勘单位人员闲置和人员聘用共存的矛盾。此外,地勘队伍内部还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在地勘队伍中人员学历差异较大,没有形成分层次分类别的人才梯队,部分地勘单位还缺乏知名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使得地勘单位人员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力偏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于地勘单位来说,由于其长期处于事业单位体制,还存在科技创新不重视的问题,比如部分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热情不高,导致其核心竞争力不足,与此同时在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上也没有进行创新,缺乏自身的研发机构以及科技创新体制,在科技投入方面偏低、研发支出偏少。此外,地勘单位对于高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关注不足,未能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4]。

第五,地勘单位职能定位不清晰。在我国对地勘单位采取分类改革管理模式后,部分地勘单位成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是进行基础性地质调查或者战略性矿产勘查。由于地勘行业风险大,地质成果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价值,所以部分地区对地勘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地勘工作商业性公益性不易区分,使得很多地勘单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差异不大,诸多省市地区的政府部门为地勘单位分配的公益性任务较少、扶持项目不多,很多地勘单位只能维持自身发展,虽说地勘单位是我国矿产勘查的主力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只能通过政府出资而开展相关工作。

最后,历史包袱较重,制约单位改革。我国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期间,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人员结构较为复杂、地基建设存在欠账问题、职工医疗住房补贴没有有效解决、离退休人员没有妥善安置,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时期地勘单位的健康发展与改革。

4 如何实现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我国地勘单位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要求,深刻贯彻生态文明战略,坚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从传统的地质勘查理念中解放出来,创新地质勘查方法,对业务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资源生产价值转向生态价值,进而谋求地勘单位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地勘单位高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其发展目标,一方面需要打破影响,强化内部管理;另一方面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与科技创新,以此提升自身竞争力。此外,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拓宽地质服务,打造新型的供求关系。地质勘查单位发展工作中还需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修复,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重视地方发展,促进矿地融合,在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破除体制发展障碍。对于地勘单位的创新发展来说,其关键在于体制的创新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由于我国地勘单位长期存在企业事业和管理的模式导致其高质量发展目标受到影响,因此深化改革十分关键。就当前改革形势来看,国家在各省市都会保留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地勘队伍,并且大多数地勘单位在条件成熟后会走向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发展模式,尽管当前地勘队伍改革时间紧任务重,不过还需要从地勘单位内部管理入手,加强政策宣传,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新时期地勘单位可以通过工作调研,加强与地方政府地的合作,以此为地勘单位职工争取更多利益,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存在的多种问题有充分认识,做好应对措施,稳定有序的推进改革,以此不断创新机制,提升地勘单位自身的竞争力,带动地勘事业的整体发展[5]。

其次,加强内部管理,建设人才队伍。地勘单位在自身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统筹规划提升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配置,在内部管理期间还要树立纪律意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打造出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营机制,其中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和重大决策方面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出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及激励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此外,在新时期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人资管理与制度建设,为地勘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在地勘单位内部管理中人才管理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地勘单位做好内部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引进,夯实人才基础,具体说来:需要对在职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为其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人才作用得以发挥。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人才定向培养,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6]。

再次,关注科技创新,提升地勘单位竞争力。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需要关注人才建设以及技术创新,具体说来需要培育出有利于科技人员成长的氛围,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和完善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此激发内部发展动力。同时需要升级改造地质勘查装备,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创新地勘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地勘单位需要通过多途径培育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求,要求懂技术、善管理,进而有效完成各类高质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其它地勘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比如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提升地勘单位的科技创新水平,促进成果转化,以此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第四,对接地方发展要求,提升地勘服务质量。地勘单位的发展中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所以说地勘单位自身发展不能脱离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地勘单位发展存在公益性任务少、公益性职能不明确等问题,所以需要在新时期增强服务意识,明确自身定位,对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明确,主动联系地方政府部门,满足其服务需求,通过自身推荐提升服务水平,要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文化旅游、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合作,根据所处的区域特征发展公益服务领域,以此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政府需求。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利于加快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的一体化发展。

最后,拓宽服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新形势下,地勘单位必须认识到行业发展以及内部供需之间的矛盾,需要树立质量意识,从单一的发展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需要结合地勘单位自身的特点,创新业务,推进产业升级,从寻找大宗矿产的模式中转向寻找清洁能源等新型矿产,同时需要地勘工作开展过程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勘查区域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也要积极参与到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中。在地勘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业务结构,从地质勘查工作向城市地质、旅游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等方面转型,进一步提升地质服务水平,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相协调。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实现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把握市场需求,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技术和人才为纽带,进而推进我国地勘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勘查队伍单位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大雁的飞行队伍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