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思考

2020-12-07周一文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

周一文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必修的课程,小学数学课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应用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数学素养。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现如今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对教学观念进行创新,由理论课程向生活化实践的课程逐渐迈进。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为学生拟定适合他们现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案,大量地融入生活元素,让生活化实践教学深入贯彻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由此,本文就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的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化实践

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联想实际,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生活运用能力。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思路与体系。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授中,教师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性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小学生需要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知识达到更好的吸收与利用。通过将数学课本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连接,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及掌握,在生活化实践中提高应变能力。进而使得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探索的渴望。

一、教学情境向生活实践的改变

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向生活实践进行改变,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在情境中对生活实践的认识。搭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得以提升,在生活情境的构想中提升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加深对世界的认识,锻炼自身的辩证思维,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例如,在对《观察物体》这节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喜欢的玩具拿到数学课上,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有仔细观察过玩具的各个面吗,他们每个面有什么区别呢”如此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课堂刚开始时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对手中的玩具进行观察与讨论时更好地认识到事物的特性,并理解事物本身与图片成像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初步培养下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及推理能力,让小学生在思考、观察、操作中,体会到认识事物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对数学学科有积极地学习情感,对身边的事物有一个鲜明的认知。让学生今后在对事物的观察中变得更加细致,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拥有基本的判断力。

二、教学内容向生活化实践转变

在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数字的计算、简单图形的了解、知识的综合运用等。这些知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不仅是锻炼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多落实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内容向生活化实践的过度。有效地在教学中融入大量生活元素,使得教学更加贴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内心对教授的内容产生共鸣,让学习兴趣得以提升,并能更好地將书本中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解决。比如,小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的计算时,教师可以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提问学生“假如你的妈妈让你去超市买东西,给了你一百元钱,让你买一斤地瓜,两斤西红柿和三斤大米,已知地瓜五元一斤,西红柿四元一斤,大米三元一斤。买完这些后,如果还剩下超过70元,就可以买你喜欢的零食,请问,最后你能不能买到零食呢?”虽然题目较长,但学生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十分兴奋,在内动力的驱使下,一定会仔细思考,计算,最后在反复检查中算出买完妈妈需要的东西仅需21元,还剩79元,可以买自己喜欢的零食。这道题设计到加减乘除的多项运算,属于一道综合运用的题目,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带入到例子中,进行精确地计算。

三、将抽象知识具象化

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大脑等各方面的发育还未健全,思维不像成人那样容易或转换,对于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就难以理解。此时小学教师就要及时地对知识形式进行转变,让学生对抽象化地知识产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小学数学关于《认识钟表》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平日对圆形时钟的接触不多,对于圆形钟表的转动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此时教师皆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钟表,为学生当场演示钟表的转动,及钟表上每个数字的含义,时针走向及代表的数值。为了提升学生学习钟表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十二个学生围成一圈,再分别找一个个高的同学做分针,一个个矮的同学做时针,两个同学在圈子内部转动,时针同学根据分针同学转动的频率,随着时针同学转一圈的过程中,慢慢移动自己的步子到下一个同学跟前。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到钟表的知识,并能够在积极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原本抽象难懂的内容,转化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教学知识,打造生活化的优质课堂。

综上所述,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利,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落实新课标的教学基本理念,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打造优质的课堂模式,让数学教学能够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教师要从设立教学情境;转变教学内容;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这几个层面出发,全力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达到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及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促使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张清.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家长,2021(24):109-110.

[2]王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完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61):82-8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