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初探

2020-12-07江灿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盐度家国研学

江灿

【摘要】家国情怀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本文重点阐述了在新湘教版高中必修一中选取一课时-海水的性质,初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国情怀素养;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家国情怀是一种满怀对祖国、对人民和家乡发自内心的最为深厚的情感。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提出要培养各阶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突出强调“家国情怀”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学校教育是培育新时代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主阵地,本身拥有了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地位[1]。地理知识丰富有趣,包罗万千。地理课堂能够有效将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的教育培养巧妙地融于其中。通过具体的地理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关注区域性与世界性的热点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以达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高度融合。

本文以海水的性质为案例,通过对海水的温度盐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海洋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树立为“海洋强国”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家国情怀,旨在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以运用示意图,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课题位于新湘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I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海水的性质”。学生对海水很陌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根据课程标准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温度、盐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总结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研学旅行路线的设计和案例材料的分析,掌握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海水温度、盐度的学习,科学地认识世界;通过分析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和科学发展观;增强学生海洋资源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教师:播放水下中国视频剪辑,提出问题,千万年来,我们享受着它的馈赠,我们接受了海洋什么样的馈赠呢?

设计意图:选择大家都很喜欢的航拍中国视频,能短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每个学生积极的思考,勇敢的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讲授新课

教师:海洋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真切感受到海洋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学校准备进行一场研学旅行,但这次前期准备工作交给我们完成?老师把研学准备分成两篇,一篇为知识篇,一篇为路线设计篇。

2.1 海水的温度

教师:海水温度反映了海水的冷热程度。多媒体展示全球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要求学生总结海水温度的大致分布规律并思考分布的原因?并画出画出全球表层水温变化规律的剖面图(170°W)。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观察课本的展示图中的坐标,分析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的演变规律?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画图,启发思考,规范学生的作图,培养综合思维。海水的温度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2.2  海水的盐度

教师:海水的性质除了温度,还有盐度。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海水盐度的概念。

请观察图片,总结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指出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区?为什么?海水的盐度也有垂直变化,海水盐度在垂向上存在着分层: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一水层称为盐跃层);到一定深度,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归纳总结能力。

2.3 海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关于此次研学旅行的知识准备工作,接下来进行路线設计。海水赋予了人类宝贵的资源。为了让我们没有住在海边的同学能更准确的认识,地理组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三个目的地,请大家参考PPT上的图片,选取自己最想去的地方。认真研究路线在并且在学案上标注好路线,并总结学案上的材料体现出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并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4 拓展提高

教师:海洋是伟大故事的传奇和源头,一直以来海洋哺育这我们。海洋是生命的宝库,装满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我们一直接受着海洋的馈赠。让我们感谢海洋的馈赠,珍惜海洋,爱护海洋,与海洋和谐共处。

本节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课堂上通过画出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的剖面图,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学习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通过让学生观察研学参考地点的景观图,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出研学路线,体现出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大量的研学景观图让学生体会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对学生的视觉冲击较强,能让学生更好获取信息。课后探究意在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珍惜海洋,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论文]

[1]陈杰.地理课程家国情怀培养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2]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

(课题名称: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XJKX20B286)

猜你喜欢

盐度家国研学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影响海水盐度的三个因素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银化期间盐度刺激对太平洋银鲑鱼苗 致死率及生长速度的影响
谁咬得更厉害
水深和盐度对河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