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

2020-12-07邓玉军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难点高中物理

邓玉军

【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通过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熟悉所要记忆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掌握一些与实验相关的知识。通过物理实验不仅能够加快学生吸收知识的速度,同样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课程一直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演示实验;高中物理;难点;方法

引言

随着新型课程标准的出现,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难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阶段的物理科目之所以难,是因为物理科目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因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构建能力。本文通过研究演示实验中的一些教学难点,进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1、运用演示实验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物理知识之所以难以被学生吸收就是因为这些知识比较抽象化,就是因为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程度不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也很难接触到。而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吸收消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将原本看起来非常深奥的课本知识变为现实中能够见到的物理实验,既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点细化,分层次进行论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2、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

(一)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

高中阶段的学生会很明显的出现两极分化,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基础打得比较好,所以接受知识也比较快,很容易将这些物理知识转化和吸收。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并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接受新知识时会感觉非常吃力,甚至有些时候都会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步骤。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就会导致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都会影响到实验教学的结果,可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能自己动手操作,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需要教师的帮助,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整个操作流程。而且在操作结束后还不能很好地将操作过程和知识点进行对应,进行联系。

(二)知識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是连贯的,各个知识点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要求学生必须要稳扎稳打,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了解、熟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下一个知识点,才能更快地运用下一个知识点。而且物理测试题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题目,并不只是考察一个知识点,可能需要学生将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才能解决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却会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在力学这一部分学习得比较好,在电学等部分却掌握得不是很好。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操作的步骤可能并不是很连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因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会导致学习新知识点时,必须要对旧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很快的跟上教师的进度,但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就越学越差。

(三)部分知识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高中物理阶段的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深奥晦涩,都比较难以理解,甚至有一部分的知识点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也根本不会接触到,所以对于这些知识点学生的感触并不深。而且因为这些知识点太过于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时也非常难理解。这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一般操作流程也比较复杂,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些操作也并不能牢记于心,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而错误的操作则会影响到最后的实验结果,所以学生可能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得出正确的结论。就算有一部分学生确实能够牢记整个实验流程,但是对这些实验流程也并不能够有所理解,对于实验的结果并没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这也会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对于这种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总是选择死记硬背,而不是尝试去理解。

3、运用演示实验解决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

(一)创新教学的模式,关注基础差的学生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师一定要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改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在学习位移的时候,教师不要一开始就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倒是可以给学生留出一些预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的内容,自己思考课本中的问题。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可以给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在预习时间结束后,请同学来解决这些问题。位移这个课程比较简单,所以可以直接在教室内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进行位移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给出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讲解,通过这种自学的模式,加深学生对于位移知识的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多关注一下基础差的学生,多给技术差的学生一些表达的机会,在课程结束后也可以专门给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二)创设合适的情境,在课程开始前加入回顾环节

实验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为实验教学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讲解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前教师要加入回顾的环节,帮助学生一起回忆之前学习的有关的知识,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比如在学习楞次定律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想一下之前学习的其他定律,然后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实验对楞次定律进行推理和推导,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总结一下楞次定律。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讲解,引导学生观察磁铁之间的运动方向,要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这个结论进行论证。在论证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找出楞次定律与其他定律的不同之处和相似的之处。

(三)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部分知识点比较晦涩难懂,而且确实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太远,对此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去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个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进行一个小小的实验,就是将一枚硬币和一个张纸从同样的高度同时抛下,然后让学生思考硬币和这张纸是同时落地还是硬币先落地,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在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硬币先落地。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引入课本的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新的课程。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难度更高,高中阶段的物理公式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运用的,学生必须要对这些公式有所了解,才能够在解题中正确的运用,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对这些物理公式的认识,让学生知道那些物理公式该用于什么场景中,该如何运用这些物理公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物理课本中的难点,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神秘,进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产生探索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张玉浩.利用演示实验有效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重难点[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6):57-58.

[2]王建国.演示实验的运用对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27):27-28.

[3]刘长学.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高考,2020(31):14-15.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难点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