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0-12-07刘红波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刘红波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育也被广泛的应用。因此,情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探索,其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比以往有所创新,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等特点,展现出独特的教学优势。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语文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十分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但应用情境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创设适宜的场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身临其境,积极融入其中,转变过去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的机械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进而确保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

情境教育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有意识创设与语文文本对应的画面情境,将有形与无形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情感。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该教法的理论依据包括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原理等。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应用该教法,辅助语文教学。

1情境教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师需转变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自上世纪末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追捧,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对人格是否健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语文学科又具有特殊性,兼具工具性和艺术性,无论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还是对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都有帮助,艺术性则体现在它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发现美的慧眼,对品位的提升也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正是如此,语言学家吕叔湘才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速成的,而是在一朝一夕的积累中逐渐完善的。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从小学到高中,甚至是进入大学,任何一个专业,都仍然需要学习语文,语文的地位不容动摇。教育家刘国正曾说:“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教学之所以被称为“教学”,顾名思义,既包括教也包括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是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大多处于7-13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是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记忆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这一特点对小学的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文章是文字的组合,很多小学生并不能體会文字背后的内涵,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学生往往会比较被动。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强制吸收,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效果并不佳。所以亟需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首先就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二)情境教育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在提倡素质教育、给学生减压减负的背景下,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中,因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情境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导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经过实践表明,应用情境教育的课堂教学,创设的场景灵动活现,师生互动更多,学生情绪更高涨,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更好。没有任何记忆方法比亲身参与更令人印象深刻,情境教育完美契合这一点,加深小学生的情境和动作记忆,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很适合进入小学课堂,并会受到欢迎。

2语文课堂学习现状

近几年,语文课堂学习模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有了长足进步,基本上可概括为三大传统类型:一是把学习当作一种简单、机械的记录,知识的获取通过一个随时待命的、空白的、始终专注的大脑来进行,学习被看作知识传递的直接结果。二是建立在训练基础上的学习,教师将学习任务分成相应的不同活动部分,设计相应情境,提出相应问题,学生被给予相应肯定或修正。通过这种条件反射,学生将会选择适当的学习行为,这种学习就是让学生形成“趋利避害”的条件反射。三是“建构”的学习,从学生需求出发,遵循学生“天然”兴趣,不再满足接受知识传递,主张思想自由表达,提倡自主发现、选择探究。这种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备受青睐。但学习不是全部内在过程的结果,本文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探究建构高效学习课堂的理念及策略。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育的具体应用

首先,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改变了原有教育模式,是对灌输式教学法的改变。它强调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促使学生直接体验、直接感受、直接参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信息输入”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以生为本”。其次,情境教育的应用能够让语文知识变得丰富、动态、全面,通过创设情境,静态的语言文字变得立体起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知不再是字面,而是更深入、也更具体,有助于学生深度语文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其三,情境教育的应用和谐了小学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通过创设带有职业色彩的情境,能够很大程度上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作用,支撑学生的专业学习,满足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它的应用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用性。

结语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的成绩进步,而要想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是关键。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那么教师就是总统领,必须精心安排教学的每一刻,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在现代社会下,传统的讲授式灌输知识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情境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有多种创设情境的方式,教师若合理采用,既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本质出发,深化情境教育理念,更好地满足小学生对学习的需要,真正热爱语文,是作为教师的最大追求。

[参考文献]

[1]许丹.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目标设置[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2]华丽萍.多样教学,多重收获——初中语文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3).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