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史观综述

2020-12-07虞梦思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

虞梦思

【摘要】E.H. 贡布里希之作《艺术的故事》一直被艺术史学界视作入门的“圣经”。《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对中国美术史的书写和研究具有启蒙的美术史著作。它具有世界影响力,它凝聚了贡布里希对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探究,词汇平易生动,框架环环相扣。窥探出一伟大学者的美术史观。“所知”与“所见”,娓娓道来的艺术史观,浅进深出,折射全新的情境美术史观,对于美术史的观念得到全新的表达。

【关键词】《艺术的故事》;思维方式;艺术史观

如何去欣赏艺术——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H.Gombrich)的《艺术的故事》传递给我的全新美术史观。该书在全世界范围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的美术史观,用了一个全新的词汇“享受”艺术来代替之前出现的以“列表”为表达的艺术理念。打破艺术家生平的合集和艺术品信息的艺术史,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史观。

一、矛盾对立之下的艺术

无论何时何地的“艺术”,都有一个唯一的共同点——它们都是艺术家们费心周旋,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的结晶。然而,“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活于世,不同的时代、环境、经历给予了人们不同的认知与经验。这样的不同造成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就欣赏者而言,在观赏艺术家们创造的作品时,难免会受到自身情感的影响,而忽视了艺术家本人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情感;二是,就艺术家本身而言,渴望别出心裁是他们最大的目标,却有很多艺术家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中根本难以引起重视,甚至遭人唾弃,反而在未来的某一天,终于能够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认同。正是这两种结果促成了艺术鉴赏与创作中的两对最明显的“矛盾”,也正是这两对“矛盾”使得艺术充满了话题,充满了灵性,充满了魅力。

“矛盾”是“知识”与“眼睛”,即艺术作品欣赏者的“所知”与“所见”之间的矛盾导论中,贡布里希说道:“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人们常常以为,“司空见惯” 的就是“正确”的,然而,什么是真正的“正确”?人们在看到其他艺术家创作的基督形象时,常常评价道:“画得不好”或者“画得不像”。每个人对美丑、好坏的判断都一套自己的标准。然而,这些都不能成为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是“艺术品”的标准。

二、“所见”与“所想”之下的情境艺术

历史是有问题的烟云,艺术史也不例外!

历史和科学一样,需要对问题作出阐释。《艺术的故事》正是以“所知”与“所见”这对概念为出发点,讲述绘画历史的。古埃及人画“头脑里所知道的”,印象主义者则力图画出“眼睛里所看到的”,从“所知”到“所见”的变化过程正是《艺术的故事》叙述的主要线索。即便印象主义者宣称可以把视觉所见以“科学的准确性”描绘在画布上,但他们立足的观念“只有一半是真理”。因为我们永远不能把所见和所知清清楚楚地一分为二。“一个人生下来是目盲的,后来才有视力,他必须学习观看东西。”所谓的“所见”,其色彩和形状“毫无例外都来自我们对所见之物的知识(或信念)”。

没有程式,我们既无法把握现实,亦难以描绘现实。“所知”与“所见”的矛盾为《艺术的故事》提供了叙事框架,贡布里希还智慧地将这对概念转化成 一个简洁、生动的形式分析工具——“图案式的”和“照相式的”。这种“照相式的”绘画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画面越想接近现实,就越容易混乱,失去图案性和秩序感。从文艺复兴一直到印象派的杰出画家都在尝试用各种方法在“图案式的”和“照 相式的”形式中取得平衡。

三、现代技术方法与传统认知交融

贡布里希曾在一次访谈中说:“我的确认为把美术史家的注意力引向技术问题是很重要的。我觉得现在美术史家们什么都写,就是不写艺术。我常读到他们关于妇女研究的文章,关于黑人以及艺术市场的文章。我当然不会否认这些问题可以让人感兴趣,但是毕竟我们有权要求美术史要关心艺术本身!因为我认为我们对艺术仍然知之甚少。”贡布里希认为在艺术史中技术的问题被严重忽视,提出应该更多地关注大师们如何实现特定的效果,这些效果或技巧又是如何被推广和改革的[7]。透视法 是贡布里希极为关注的问题,《艺术的故事》中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若干章节都围绕着 透视法而展开。后来他又在《艺术与错觉》《从文字的复兴到艺术的复兴》等论著中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此外,《艺术的故事》对绘画中其他一些具体技术问题,如光线的使用、纺织物质地的表现乃至于眼睛的描绘都有生动、细致的剖析。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工匠传统。大师固然有超越工匠的出色成就,但倘若没有工艺传统的积淀,就不可能有大师的诞生。

[参考文献]

[1][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譯 .杨成凯,校 .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2](英)贡布里希著 . 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 . 艺术与错觉—— 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8.

[3](英)贡布里希著 . 杨思梁,范景中等译 . 规范与形式 [M].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7 :19.

[4] (英)贡布里希著 . 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 . 艺术与错觉—— 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85.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浅谈运用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改造传统出版产业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类比”一种思维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