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路径研究

2020-12-07谢晨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高校

【摘要】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的增加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基于此,文章首先阐释了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包括促进学生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助力民族繁荣;其次分析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如文化基础薄弱、心理素质较差、交往能力薄弱、就业心理强烈;最后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出发,就如何构建教育管理工作路径提出了对策,希望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民族众多的人口大国,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深造,既为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人才,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地理环境、发展历程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体现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多个层面,因此,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与汉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要有所差别。高校要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出发,创新教育管理工作路径,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一、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发展

对高校而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最为典型的便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普遍弱于汉族学生。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为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增进民族团结

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则在民族团结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向少数民族学生宣传介绍党的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民族平等的重要性,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为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条件,在促进民族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在增进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助力民族繁荣

民族繁荣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隊伍,从而助力民族繁荣,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分析

(一)文化基础薄弱

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首先,少数民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接触的都是本民族语言,汉语基础一般,与从小接受汉语教育的汉族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均采用汉语授课,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跟不上教师节奏、进度的现象,文化课程学习的效果自然不佳;其次,根据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中有加分优势,换言之,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以低于同地区汉族学生的分数进入同一所高校,这固然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扶持,但使得同一高校内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学习能力低于汉族学生,对他们的课程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充满了怀疑。错误的归因方式既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干扰。

(二)心理素质较差

负面情绪是人类情绪的一种类型。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负面情绪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已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比如,焦虑。焦虑是少数民族学生常见的负面情绪,多由对人生安全、前途命运的过度担心而产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佳,这使得他们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非常害怕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这种焦虑的情绪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精力,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又如,情绪控制能力弱。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于管理自身的情绪,很容易出现情绪宣泄的现象,最为典型的便是愤怒。少数民族学生的愤怒情绪既可以由外部因素引发,也可能是对自身不满而产生。

(三)交往能力薄弱

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能力普遍薄弱。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社会化的过程。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社会交往意愿低的问题,这对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首先,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少数民族学生在和同学的相处中存在很多障碍,很难和同学建立亲密的关系,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产生矛盾纠纷。其次,班级事务参与性低。班级是一个整体,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集体的成员,需要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事务中。少数民族学生班级事务参与性较低,很少主动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即便在班主任教师的硬性要求下参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表现也非常不积极,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最后,不愿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逐渐从学校教育向社会领域延伸,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少数民族学生社会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样较低,害怕与外部社会交流、接触。

(四)就业心理强烈

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更加关注就业问题,而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并不高。首先,少数民族学生多来自民族贫困地区的家庭,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一般乃至较差,不少学生家庭更是精准扶贫的对象。这使得他们更愿意早点出来工作,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其次,受文化基础薄弱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考验中并不具备优势。因此,他们更加关心就业的问题,在寻找实习以及求职机会上有着更高的积极性,并非常希望学校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以及政策扶持。这也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三、构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效路径的对策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立德树人是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也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凸显了立德树人在当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包含立德、树人两个层面的内容,立德树人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巨大的现实意义,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立德以道德教育为手段,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树人指培养人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立德、树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立德是树人的基础任务和先决条件,树人则是立德的拓展延伸与终极目标。因此,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首先,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民族团结政策作为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其次,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民族发展的栋梁。夯实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教育与能力发展重任,培育少数民族学生建设家乡、繁荣祖国的心理,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

(二)加强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价值取向而言,人文关怀以人为中心,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需求是人文关怀的主体,包含人的个性、人的理想、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乃至人的生存意义等多个层面的内容。从实现方式来看,人文关怀不仅仅侧重物质层面的帮扶,更关注人情感以及精神需求的满足。因此,高校要从少数民族学生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做好人文关怀工作。首先,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物质帮扶。少数民族学生多来自民族贫困地区,高校要吸收借鉴精准扶贫经验,提高助学金发放的精准性,合理引导助学金向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倾斜。除了国家、学校层面的奖学金外,院系也可以设置奖学金,扩大奖学金的覆盖对象。在高校与社会互动日益密切的今天,高校可以引入社会资源,通过企业捐助冠名的形式增加奖学金的种类,让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得到资助。同时,高校要结合学生来源,做好少数民族贫困生调查工作,在做好少数民族贫困生补助的同时,尽可能增加勤工俭学岗位,为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补助提供条件,比如在图书馆设置学生管理员岗位,又如在后勤部门设置学生巡逻员岗位等。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关怀。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多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化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三)重视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受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主体,因此,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度出发,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工作。首先,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可以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开发一些只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打造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品牌课程。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很容易出现跟不上进度的现象。对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民族班,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分开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针对性,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其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关注就业问题,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人数较少,但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高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搜集汇总国家政策与市场信息,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指导和帮扶工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除民族高校,如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绝大部分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占比较低,因此,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对此,学校在尊重民族习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各类型的文化活动中。首先,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支持。民俗节日是少数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载体,少数民族有在民族节日到来之际开展文化活动的习俗。高校要根据少數民族学生的构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地、资金、艺术指导等方面的支持。比如,对回族学生较多的学校而言,在古尔邦节来临之际,可以组织回族学生开展文艺表演,让回族学生汇聚一堂,呈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其次,鼓励各民族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对少数民族学生较多,且民族构成复杂的学校而言,可以开设民族文化周,让各民族学生均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各族学生的文艺表演既能展现本民族的文化,也为兄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增进民族文化交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往提供了条件,在激发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增强民族团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能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四、结语

在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今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大为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语言、文化、宗教、生活、学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高校要立足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从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加强对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重视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出发,构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路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红.用“四个结合”助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新生教育工作[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8):47-50.

[2]刘婧婧.地方高校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效能的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2):27-31.

[3]崔弘,李建安 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有效途径[J].当代青年,2015(10):33-36.

[4]万移风,肖小芳.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为例[J].才智,2019(20):88-89.

[5]靳松.“大统战”视野下桂西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6):13-15.

[6]张欢.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困境与创新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3):82-83.

[7]王金元.当前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面对的问题与挑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77—80.

作者简介:谢晨(1967-),女,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学,教育管理,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高校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