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研究

2020-12-06

北方音乐 2020年15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音乐作品创作

桑 田

(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天津 300000)

引言

时代的发展让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群众文化中,音乐不仅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让我国音乐工作者的创作环境处在一种多元化的状态中,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把时代的先锋元素与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融合创作,再利用音乐作为媒介语汇表达群众想法与思想内涵,才能提高音乐的发展效益。当前我国音乐中存在着一些的不足,需要针对群众文化音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的意义以及现状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的意义

群众文化是植根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长期衍变并具有广泛流传性的发展产物。群众文化的音乐创作更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前进的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经济竞争、文化竞争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竞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而不断加速。群众文化中的群众音乐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释放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人在日常工作中承受的压力也会变得越大,这些压力如何消化,如何化压力为动力,需要人民群众利用音乐的力量作为媒介抒发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绪。一些具有中国民族元素的音乐流行开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音乐创作,在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会起到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所以当前更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时做好精神文明建设,鼓励音乐人创造出更多具有大众化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彰显国内文化的主要内涵,不断推动国内文化向前发展。音乐是人民群众精神追求中的必需品。在国内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提高,精神追求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生活目标。新的经济条件下,精神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人民群众为了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也会选择利用音乐展现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的思想,这些内容都可以促使音乐文化的不断进步,使得百姓的修养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社会音乐事业的进步。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的现状

通过对当下群众文化事业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部分管理者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缺乏足够重视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百姓一直以来都是最重要的根本元素,也是整个国家的根本载体。当前百姓对群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一现象也说明管理者对群众文化的重视程度仍有欠缺。很多百姓现阶段仍旧只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这一阶段,认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就得到了提升,却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重要意义,甚至将精神追求当成可有可无之物。这也说明相关部门在宏观上对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宣导工作仍有上升空间。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事业又包括了哪些。一个普通百姓想要为群众文化事业添砖加瓦的方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群众不够了解的。在群众文化管理上的思路不够清晰,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向更高质量上过渡的阻力之一。不论是社会基础层还是管理层,对于音乐创作者的重视程度都还有欠缺,往往由于对原创作者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不够,令很多音乐人在创作时顾虑重重,降低了效率。也有部分创作者为自我保护把即刻利益放到先行点上,这样就较难打造出根植于人民群众生活并让群众欣赏层次得以正向发展的优秀作品,这无疑是不利于群众进步的,更无法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导致群众文化的进步效果滞缓,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音乐文化倒退的状况。

第二,受不正之风的侵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互联网内也流传着种类繁多的网络音乐,这类低门槛的音乐作品也对传统的音乐市场形态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有一些网络歌曲传播的文化低俗、能量消极,对整体社会文化导向和传统文化的正向传播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很多传统音乐创作者,跟风转为“网络写手”,一味只求关注点从而利用哗众取宠的方式来作为音乐作品表达方式,这不仅仅让市场随导向慢慢进入恶性循环中,也会让很多执着的音乐创作者由于市场的畸形变化而失掉原本的工作动力,削弱了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

第三,文化市场现阶段处于失衡的状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数字化成为了文化市场主要的发展趋势,很多人早已习惯在互联网上去发表日常的情绪想法,分享日常的生活状态。百姓的爱好也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和导向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群众也会随着发展进而喜欢上新潮文化。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国际不同文化形态的作品引入国内的文化市场,出现了较为突出的新旧失衡问题。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之间的比例都出现了快速转化的状态,导致我国群众文化在音乐创作时,作品体裁种类及音乐元素变得更加多样,然而多样性也是把双刃剑。用更加丰富的音乐语汇进行融合创作可使作品气质更加先锋,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会使得群众文化在接受过程中变得更具新鲜感和吸引力。但发展即是实验,有些衍生文化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甚至出现排斥传统经典文化的音乐态度,这便使得矛盾出现,在新时期的社会载体下不断碰撞不断相互过渡。革命即是进步,相信在大融合时代下文化最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步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稳定状态。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方式

(一)音乐来源于生活

在现代文化的发展中,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改变,音乐的创作方向以及创作内容也出现了十分大的变化,从群众音乐发表的状态以及历程来看,音乐创作者始终是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当前社会的进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音乐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又是使音乐作品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最主要保证,二者关系互相促进互为前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群众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带来了不同的音乐创作题材,使其拥有不同艺术魅力的源动力。其实往往透过一些音乐作品便能够去探索不同时代下人们的思想状态,以及对于当下社会的评价,这些都是不同时期艺术作品所拥有的独特、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音乐作品的诞生不仅仅是基于人们当下所生活的环境,更是基于人们时代的发展,基于人们对未来的期盼。音乐作品在创作时其主要的创作内容是以时代发展为方向,反映了新的时代下人们对于音乐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于情感的诉求。音乐创作中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创作特点。第一,直接表明群众现阶段所关注的焦点以及群众的情感意愿,很多音乐都凸显了时代所具有的特点;第二,在音乐的创作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上拥有着时代所给予的独特内涵;第三,音乐创作中更多的是将群众内心不敢说出的想法体现在音乐中。比如说在解放后的新时期下,《北京的金山上》就是人民群众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它是歌颂新中国时代变迁发展的一部作品,表达了藏族群众对于现代化建设的自豪感,不仅有生活,还具有时代所赋予的独特色彩,这是群众音乐文化中的精品。

(二)打破音乐创作的束缚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区发展中社区是最小的一个单位,社区也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成独有的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是当前最贴近我国群众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为此,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可以从社区文化入手,充分利用社区所给予群众的公共资源,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创作音乐作品时的积极性、主动性。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创作音乐时不应该去评价哪些音乐是好的,哪些音乐是不好的,每一个人对音乐都有独有的理解,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可以融入广场文化,也可以融入其他文化。广场文化不仅仅是人们能够想到的广场舞,更涵盖了很多不同的内容,比如说街头文化、艺术演出、休闲健身等,各个不同的形式都属于广场文化,将通俗易懂的广场文化融入到音乐创作中,既可以激发人们所具有的时代奋进性,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时代不断前进所具有的主旋律。在现阶段的音乐创作中需要打破传统找到创新的方式,人民群众的创作是最具有群文意义的,他们的智慧是不可以被忽略的,群众文化的音乐创作也需要创新意识。提高群众文化下音乐创作的魅力,改变音乐创作中固有的模式,需要摒弃音乐创作中司空见惯的模式。应该选择最能够表达情感、想法以及表现对未来期待的表现方式,让音乐作品的创新效果更佳。特别是在现阶段技术飞速发展的当前,很多人都可以利用现代的电脑软件以及录音软件设备进行音乐旋律的编写。在旋律编写的过程中也可以激发更多创作者的灵感,使得音乐元素在不断丰富的状态下去推动群众音乐创作的进步,提高音乐的创作质量。在新的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应不断地向前进,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音乐作品形式,这样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又提高了人们的身心素养,始终为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处在新时期、新经济的常态下,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创作也成为了社会发展及文化发展中关键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音乐创作既可以帮助群众减轻生活的压力,还能够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工作人员需要主动地去融入到群众文化的音乐创作中,并且帮助群众进行音乐创作、减轻基层爱好者在音乐创作中的束缚,为大力发展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作出最大贡献!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音乐作品创作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路径探析
2020内蒙古音乐创作与发展研讨会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