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0-12-06马茂洵

北方音乐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学琴二胡民族音乐

马茂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二胡乐器音色优美、悦耳动听,随着其不断地发展与普及,深受大家的喜爱。为此,二胡教学也成为了当前高等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的一门专业课程。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体系中的主导乐器,随着人民生活文化的不断提升,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学二胡,使得二胡能够更进一步地发扬与传承。学习二胡,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独有的魅力,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与音乐在当下多元文化的社会中被更多的人所喜爱、所了解。

一、高校二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以往开展二胡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会要求学生背乐谱,然后根据学生对乐谱的记忆,教学生如何进行二胡的演奏。这种方式导致在二胡授课的过程中相对单调且无趣,使得很多学生对二胡的学习兴趣逐步下降。如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虽可以完整地演奏乐曲,但是却忽略了演奏质量,在课后学生演奏的效果较差。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是一对一教学模式,虽然提高了教学质量,满足了因材施教的教学需求,但是如果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如何教学生上,没有帮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使其缺乏登台演出的机会及经验,这会导致学生在课后进行二胡表演时,表演的质量较差,甚至部分学生会害怕舞台,在舞台进行二胡演奏时难以展现出自己所学到的二胡本领。这也是当下教师在开展二胡教学时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佳,学生在毕业后的演奏水平也难以提升,甚至会让部分学生由于演奏的质量及效果无法满足听众的实际需求,出现不愿意登台演出的情况。不仅如此,教师在开展二胡教学时,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忽略了二胡本身是民族器乐,仅仅追求教育教学目标,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二胡及民族音乐艺术的氛围,使得学生在学琴时仅仅是为了学而学,并不了解二胡本身的内在美,无法培养及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重理论教学

传统的二胡教学中,教师仅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记忆这些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将这些知识记住,但是遗忘的速度同样较快,学生学习及记忆这些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从而也无法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琴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二胡及其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音乐特点的了解相对片面,仅仅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缺乏课外知识以及课外延伸方面的积累。这对于二胡在我国的发展而言并不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教师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虽具有基础的理论知识背景,但是实际应用的能力却相对较差。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明确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对二胡演奏的发展以及学生对二胡作品的分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给学生进行示范,不断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了解二胡演奏中演奏的重点是哪里。教师应了解到当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我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时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学习。这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爱上二胡,为二胡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校二胡教学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丰富二胡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作为我国高校二胡教师应考虑到如何丰富二胡的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专业课外还可增设胡琴重奏课及民族管弦乐队合奏课等。老套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琴过程中效率及积极性都相对较低。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学琴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练习二胡,提高自身二胡的演奏技法,了解二胡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作曲家的生活背景和他们的艺术创作特点,从而将这些理论及背景知识融合到二胡的练习和演奏过程中,才能真正带动学生自主提高他们的二胡演奏能力及艺术修养。

在二胡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现阶段二胡教学不应该以教师作为主体,而是应始终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应明确在实际开展教学时老师的地位是组织者,也是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学二胡的过程中做到在学习中创新,主动且自觉地学习二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开展二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一步丰富二胡的教学模式。

第一,在二胡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一个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学琴的兴趣,教师也应该不断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开展二胡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应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启发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案,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是觉得有趣。学生只要觉得有趣,就会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学二胡的好奇心,帮助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高学二胡的整体效果。

第二,在二胡教学中,教师应帮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且快乐的学习氛围,很多学生认为学乐器是枯燥乏味的,经常要进行重复练习。为此,整体的学习氛围相对无趣,教师在开展二胡教学时,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二胡本身是提高并丰富自己的过程,能够增加自己的内在美,并提高自己对不同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能够在学习每一个二胡作品时真正地与作品本身达成共鸣,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入在学二胡中,最终提高学二胡的整体效益。

第三,教师进行二胡教学时,应考虑到教学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两者融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多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参与才艺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二胡比赛及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将平时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践锻炼。最终使得学生们可以通过在艺术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提升个人的意志力和学习动力,提高演奏时的心理素质。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开展二胡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二)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培养

二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与音乐文化融入到其中,将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愿意、更主动去学习二胡技能,掌握与二胡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事实上,在开展二胡教学时,应明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二胡教学的灵魂。二胡在实际开展教学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辅助,如果没有民族作品,二胡就难以进行教学,甚至也可以说二胡本身就失去了教育教学的根本意义。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上会对二胡没有兴趣,原因之一是他们并不了解学习二胡的意义是什么,二胡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有哪些关系。为此,教师在开展二胡教学时,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民族音乐作品融入到二胡教学中。给学生示范演奏,针对不同的作品告知学生这一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这一作品在演奏时包含了哪些民族情感。比如说常见的将二胡与民族音乐相融合的《江南春色》《一枝花》《战马奔腾》等民族作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来播放视频进行演示或给学生进行现场示范演奏,从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琴氛围。学生既可以沉浸在二胡的诗意氛围中,也能够了解更多有关于民族发展、民族音乐的知识。教师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方式引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演奏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师在开展二胡教学时,可以利用当下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视频、音频与文字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二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相融合,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去观看欣赏这些作品,了解教学内容,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二胡的演奏。

(三)提升学生审美意识

二胡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学,也不是单纯的乐器演奏教学,在二胡教学中还包括民族审美意识的教学。在二胡演奏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以二胡作品作为导向,通过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增强学生对于二胡作品内在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感知到不同的二胡作品,作品本身的内容情感以及表达的寓意都不相同。比如说在学习二胡随想曲第二号《蒙风》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草原新牧民》与《赛马》等作品,使学生在听这些作品时,加深对于《蒙风》这首作品的理解,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品本身的内在情感,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二胡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民族音乐、了解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趣。由此可见,在开展二胡教学的过程中,民间文化对于二胡教学尤为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了解到在开展二胡教学时会面对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有无更好的教学方案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二胡教学的质量,才能让更多学二胡的学生在学习后主动地去发现自己在学琴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琴时,愿意去主动探索二胡带来的快乐。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演奏的效果越来越好,帮助二胡这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我国发展得更好。

猜你喜欢

学琴二胡民族音乐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孔子学琴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一把二胡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