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四个强化”推动健康促进工作实践

2020-12-05罗卫华庞雪彩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5期
关键词:滨州市滨州公共卫生

钟 英,罗卫华,庞雪彩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刚性指标[1]。经受了抗疫大战大考,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之于个人,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才拥有一切生活幸福的可能;之于社会,健康是最宝贵的资产,维护人民健康是基础的责任。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2],加快“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步伐,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已成为富强滨州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强化公共卫生建设,维护全民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富强滨州。为富强滨州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健康根基,需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3]。

维护人民健康,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正所谓“上医治未病”,滨州市积极健全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构筑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整合医疗机构、完善医养功能、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着力提升健康体检、医疗咨询、心理辅导、医疗救治、愈后康复等全链条服务水平。同时,社区医生向家庭医生、保健医生服务延伸,推动医疗总体保障水平努力走在前列,构建起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大健康体系。2020年,滨州市继续发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成10 个市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实施“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十大攻坚行动,谋划鲁北传染病综合防治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工程,做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等一系列动作,旨在推动滨州人健康教育、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获取健康信息、获得紧急医疗救助等各种权利更有保障。

2 强化健康传播工作,应急健康教育成效显著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滨州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检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取得了“病例少、无扩散、全治愈”的巩固性成果。滨州市面对疫情,统一整合调度利用所有新媒体资源,不断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无缝隙、全覆盖辖区内所有人员,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在市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500 余篇(条),点击量20,000 多万次。滨州新闻电视台播出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宣传公告和公益广告400 余条,累计980 次。在户外大屏、市政屏早中晚多个时间段循环播出防疫宣传口号和防疫宣传视频,疫情防治宣传播出量达到当天播出量的80%以上。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通过省平台覆盖全滨州市用户推送疫情防控系列公益短信,累计推送各类公益短信217 条,共推送84,569 万条次。“健康滨州”官微、官博发布312条信息,阅读量316.8 万人次;“健康滨州”之疫情防控知识有奖竞答参与群众15 多万人次。

3 强化医体结合,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生命在于运动。习近平同志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4]。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殷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全民健身作为富强滨州建设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新高度,以长远发展为基点,以群众健康幸福为目标,推动全民健身、大众运动深入开展。

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诉求,滨州市大力完善提升体育中心设施功能,开放专业场馆、学校操场,建设覆盖城乡的健身场所和服务设施,积极开展经常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放眼滨州,湿地公园步道变成健身绿道,城市公园建成健身公园,体育运动场馆成为全民健身中心。近期,全市还将完成1,000 个行政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黄河风情带国际自行车赛、第三届马拉松全国邀请赛等重大体育赛事也将在市民身边举办。

随着全民健身政策举措越来越完善、健身途径越来越便捷、健身环境越来越优越,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健身运动已蔚然成风,滨州人的健康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4 强化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4]。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卫生、更健康,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健康生活需要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着手。今年,滨州市将高标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抓实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抓手,推进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清洁取暖改造[5]。同时,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和乡镇养老设施全覆盖,推动养老、旅游、休闲深度融合,争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目前,滨州市共7 个县(市、区)已经有4 个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区,共创建健康促进示范学校178 所,健康促进示范社区(村)836 个,健康促进示范机关216 个,健康促进示范医院189 家,健康促进示范企业35 家。

一切工作以健康为标杆,是真正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健康融入富强滨州建设的方方面面,是造“富”百姓的不二选择。

猜你喜欢

滨州市滨州公共卫生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啄春泥文学社
飞阅滨州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训练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滨州学院为例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差异性训练方法的探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春天是一位染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