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2020-12-03梁涛

博览群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善者礼义人性论

梁涛

传统上,荀子一直被认为主张性恶论,由此背上了一千多年的骂名,最极端的说法是“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人性论至少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事实判断,人性包含什么内容 二是价值判断,人应该追求和选择什么 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内容,才可以称作是一个完整的人性论。如果荀子主张性恶,那么它可以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性论吗 显然不是。性恶只是对人性做了个事实判断,认为人性中有恶。但是,我们应该顺从恶还是抑制恶 是作恶人还是作善人 仅仅从性恶还是说不清楚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荀子主张性恶论的说法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荀子》32篇中,有一篇就叫《性恶》,人们由此认为荀子的人性论就是“性恶论”。可是这是不准确的,我们都知道,《荀子》的篇名往往只有两个字,用两个字概括一篇文章的内容,肯定是不全面的。《性恶》篇开篇第一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对于人性一个基本的判断,在全篇中反复出现,共有八次。荀子没有一次是说“人之性恶”,相反都是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以,荀子关于人性的主张实际有二:一是说“性恶”,一是说“善伪”或“伪善”。一方面说恶来自性,另一方面又说善来自“伪”,解释人为何有善,这才是荀子对于人性的完整表达,或者说是他完整的思想。所以,仅仅用性恶概括《性恶》篇的主旨是不全面的,没有反应出荀子人性论的完整内容。所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两句需要结合在一起,可是由于篇名的原因,人们往往只注意前半句,忽略了后半句,这就造成对荀子人性论的误读。另一个原因是,“其善者伪”比较费解,曾有学者注意到,荀子不仅谈性恶,也谈善伪,但善伪是什么意思呢 还是不清楚。“伪”的字面意思是虚伪、不真实,若按照字面理解,则“其善者伪”就是善是虚伪的。当然很少有人这样去理解,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蜀学派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就是这样理解的,他说按照荀子的说法,桀、纣是本性、性情的流露,而尧、舜反而是虚伪的,所以荀子的看法是不对的。现在一般人们是将“伪”理解成“为”,即作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说,人的恶来自于本性,则善则是作为的结果。这种解释初看好像说得通,矛盾似乎消除了,但是仔细一想,还是有问题。人的作为既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还有可能是中性的,怎么能必然导致善呢 作为并不导致善。相反,作为以什么为动机才决定了作为的结果,出于善的动机可能导致善,出于恶的动机则可能导致恶。所以说用作为来解释善,是说不通的。

荀子认为人有“好利”“疾恶”“好声色”之性,“顺是”就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导致辞让、忠信、礼义的消亡。这是荀子对人性的基本判断,也是其对性恶的基本理解。关于这点,分歧较少,暂不讨论。引起分歧的主要是“其善者伪也”。前面说过,把“伪”理解为作为是讲不通的,故学者强调“伪”不是一般的作为,而是圣人、先王教化民众的行为。我们的善是来自师长、圣王的教导,这种教导就是伪。这种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它只是对经验的概括,而不是哲学的探讨。从日常经验看,我们的善当然最早都是父母、师长教导的,但如果追问一下,父母、师长的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样就推到了圣人、先王,再推下去就产生了荀学研究中所谓第一个圣王是如何出现的难题。如果说圣人与常人不一样,圣人性善,有独特的禀赋,可以教化大众,引导大众,这样当然可以讲得通。但荀子恰恰不是这样主张的,在荀子看来,圣人与常人的性是一样的,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在于伪。但是圣人为何能具有不同于常人的“伪”呢 又是谁教化的圣人呢 这个问题就讲不清了。看来以往的解读是有问题的,只好是不周延的。

1998年我国公布了一批竹简,这就是著名的郭店竹简。在竹简当中有一个字: 。这是个会意字,或者说会意形声字。值得注意的是,郭店竹简中也多次出现“为”,但没有心旁,这是一般的行为、作为。显然与此不同。郭店竹简公布后,庞朴先生有个天才的猜测,他说《荀子·正名》篇“‘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句中的‘伪字,本来大概写作‘,至少也是理解如‘,即心中的有以为……只是由于后来‘字消失了,钞书者不识‘为何物,遂以伪代之”。庞朴先生的这个看法非常重要,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字,但却是打开荀子人性论之谜的一把钥匙。荀子“其善者伪”的“伪”确实应当从“ ”去理解。首先,荀子明确将“伪”定义为“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这个伪当然不是一般的作为,而是心的思虑活动及其行为,是心为而不是行为。其次,在《荀子》一书中,“伪”用作“诈伪”,如“端悫生通,诈伪生塞”(《不苟》),“不可欺以诈伪”(《礼论》),“著诚去伪”(《乐论》),“言伪而辩”(《宥坐》)等,这些伪都是负面的,需要禁绝的,与荀子正面主张的伪是根本对立的。所以荀子可能不用同一个字去表达两个相反的概念,既表示虚伪、诈伪,又表示“其善者伪”。合理的解释是,两个概念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的,用“伪”表示虚伪、诈伪,用“”表示心经过思虑后做出的选择、行为。这不仅于文字有据,也符合荀子“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的定义。故“人之性恶,其善者也”可理解为:人的性是恶的,善则来自心的思虑及行为。简而言之,也可称为性恶、心善说。

荀子并非性恶论者,而是主张性恶、心善说。如果说荀子通过“性恶”揭示了人性中的一股逆流的话,那么又通过“心”发现了人生的一座灯塔,引领人生的航船逆流而上,抵达善之彼岸。所以荀子的性恶、心善说实际揭示了人生中的两种力量,一种是以性为代表的向下堕失的力量,一种则以心为代表的向上提升的力量。《性恶》说:

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追求善,恰恰是因为人性恶。以上文字却历来受人们的误解和诟病,认为完全是荒唐、主观的论述。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没有理解以上文字的逻辑关系。由于荀子主张性恶、心善,一方面性有恶端可以为恶,另一方面心好善、知善、为善,二者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因此当人们“从人之性,顺人之情”滑向恶时,由于心好治恶乱、好善恶恶开始发挥作用,“欲为善”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荀子提出“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这就好比,学生都是希望有好的成绩,当考试失误,成绩不理想时,必然会促使其发愤为学;相反,当成绩较为优异时,反而会有所满足,不思进取。这一看法已经蕴涵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命题之中,是其本有之意。

《性惡》核心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全文可以“涂之人可以为禹”一段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虽然也在论证性恶、心善说,但重点在“人之性恶”。后半部分论说的重心则转向了“其善者伪也”。文章的前半部分提出“枸(鉤)木”“钝金”之喻,以说明“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即性恶;后半部分则提出“良弓”“良剑”“良马”之喻,以说明“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即心善。以往学者读到这段文字时常常感到奇怪,为何讨论性恶却提出“性质美”的论断 其实只要明白《性恶》的主题并非性恶,而是性恶、心善,以及文章前后内容侧重的不同,这一疑惑便迎刃而解了。这里的“性质美”乃是针对“心辩知”而言,“而”表示一种并列关系。“心辩知”属于“其善者伪也”的范围,称其“性质美”便是自然合理的了。良弓、良剑、良马虽然质地优良,但还需要后天的加工、砥砺、培养。同样,虽然“心辩知”,心具有好善、知善、为善的能力,但还需要“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作者系孟子研究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善者礼义人性论
论教育本质的超越性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 第11章 良知未泯
麟溪水长流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浅析
《论语》节选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