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分析

2020-12-0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牙髓牙体例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江苏 南京,210008)

牙体牙髓疾病是医学临床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人类最普遍患有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特点体现为发病率高,分布较广[1]。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随病情的发展,牙体牙髓将逐渐由间歇性疼痛转为持续性剧痛,虽然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但是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容易引起老年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十分不利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针对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选择118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118例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62岁~81岁,平均年龄(41.25±13.04)岁,病程为1~40个月,平均病程为(1.26±23.5)个月。对照组59例,男29例,女30例,年龄61岁~83岁,平均年龄(43.23±14.12)岁,病程为1~43个月,平均病程为(1.06±24.8)个月。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和肺部疾病患者;③排除高血压、心绞痛患者;④排除语言障碍和肢体障碍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3]。首先,护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等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和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在日后的护理中,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其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治疗过程,以减轻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紧张情绪,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情;再次,护理人员要明确告知患者日常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应勤走动和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以配合相关治疗;最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所处室内进行及时的通风,定期的开窗透风,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要对老年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护理[4]。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待患者要积极热情,充满自信和微笑,以饱满的精神面对患者,使患者从内心深处喜欢与护理人员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告知患者牙体牙髓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讲解该疾病发病的原因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老年患者鼓励和自信,从而减少老年患者因紧张产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做好患者治疗前应准备的事项,在患者治疗前,要及时关注老年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老年患者的情绪变化状况,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温和的向老年患者介绍相应的治疗流程,并告知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疼痛感和不适,使老年患者在治疗前做好心理准备,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播放音乐或是搞笑段子,以分散老年人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③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结束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注意的事项,尤其要嘱咐患者注意饮食方面,由于牙体疾病治疗不久,因此患者应在饮食方面忌食辛辣和冷的食物,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患者以往的饮食喜好,为患者量身定制饮食表,促进患者的健康。

1.3 评价指标与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的评价标准,对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测量患者的情绪,临界值为50,低于50分说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

疗效判定标准:①十分满意(80~100分):患者经过护理后,抑郁和焦虑情绪消失,疼痛消失;②满意(60~79分):患者经过护理后,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疼痛减轻;③不满意(60分以下):患者经过护理后,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未得到有效控制,疼痛加重。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为57.58±9.37分,焦虑评分为58.54±8.59分,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43.28±5.36分,焦虑评分为45.36±5.12分。对观察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其在抑郁和焦虑评分方面的比较,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老年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例数为51例,占比86.44%,满意例数为6例,占比10.16%,不满意例数为2例,占比3.38%,总满意例数为57例,占比96.61%。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例数为41例,占比69.49%,满意例数为5例,占比8.47%,不满意例数为13例,占比22.03%,总满意例数为46例,占比77.96%。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满意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老龄化的现象[5]。当前社会中老龄化现象较为普遍,由此导致患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牙体牙髓疾病是口腔内由于多种因素复合作用,致使牙齿硬组织发生病变而产生的,通常情况下,患有牙体牙髓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由于疼痛或紧张致使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的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老年患者的病情康复。因此在老年患者治疗牙体牙髓疾病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6]。目前对牙体牙髓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护理干预逐渐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过程中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经调查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抑郁评分为57.58±9.37分,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43.28±5.36分,对观察组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老年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为57例,占比96.61%。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为46例,占比77.96%。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牙髓牙体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