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血流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2020-12-0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无菌肾病部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233)

血液透析是治疗大多数肾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安全有效的透析途径是患者健康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有报道显示[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加重患者病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笔者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61.5±13.4)岁,原发性高血压肾病38例,糖尿病肾病26例,肾囊肿6例,肾病综合症3例,其他2例,置管部位:右颈内静脉置管63例,右股静脉12例,置管平均时间(11.9±2.5)月;对照组:男:40例,女 35例,年龄 19-79岁,平均年龄(62.3±14.1)岁,原发性高血压肾病40例,糖尿病肾病26例,肾囊肿4例,肾病综合症4例,其他1例,置管部位:右颈内静脉置管66例,右股静脉9例,置管平均时间(12.2±3.0)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置管部位和置管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

(1)加强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严格规范操作过程,定期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进行考评。

(2)严格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加强无菌观念,注意卫生,规范洗手,做好无菌措施,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3)病房管理:加强室内物品的消毒,定时通风,保持病房清洁干燥。对患者排泄物、辅料、引流管等及时处理。限制人员出入,定时对病房做空气细菌培养。

(4)穿刺部位的护理:穿刺部位的消毒要规范,消毒范围足够,尽量采用颈内静脉置管。

(5)感染监测:监测患者体温,并且关注患者穿刺部位情况,如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定期换药,及时更换敷料和监测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等)。

(6)导管的护理:①置管前:用碘伏棉球对导管进行擦拭,确保导管通畅,然后再接通血液净化管路;②透析结束:先用碘伏棉球将导管消毒,然后用生理盐水将导管冲洗干净,注入肝素后封管,无菌纱布包裹后胶布固定。

(7)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置管后卫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2]

参考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医院制定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

1.4 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1.33%,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9.33%,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38,P<0.05)。

3 讨论

导管相关感染是血液透析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多,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4.8%左右[3],将会影响透析的治疗效果,且增加了护理难度。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影响因素较多,如无菌原则、穿刺部位和置管时间等。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感染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通过多元素综合护理,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效避免了相关感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有效降低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无菌肾病部位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